新课改下《成本会计实务》的创新教学 江苏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系 李梅 [摘要]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以《成本会计实务—约当产量法》一节课为例,阐述了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些创新教学模式及其产生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成本会计 创新 教学 成本会计是一门集知识、技能、技巧为一体的专业课,对于学生来说,虽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功底,但要想很好地掌握成本会计这门课还是很困难的,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对从未接触过实际工作的学生来说,与其说是一种实用技术,不如说是纯数学的计算方法,没有某种产品的具体形象,甚至连半成品与产成品的区别都想不出。因此,成本会计教学急需改革,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案例——探究模式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是适合学生完成的一种模式。 下面以《成本会计实务》——“约当产量法”为例 ,探讨创新教学的过程。 1、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创设情境案例,提出问题 06会计53班学生假设是生产车间,本月投产围巾40条,共发生材料费用600元,月末完工围巾有20条,未完工的围巾也有20条,平均完工程度为50%,求完工产品及月末在产品各负担的材料费用为多少? 教师给出下列问题指导学生探索 你能想出如何分配吗? 分什么?(分配对象是什么) 按什么分?(分配标准是什么) 怎么分?(分配的计算) 2、学生探讨,猜测出结果。 第一种答案:(1)单位成本=600/(32+20)=15(元/件) (2)完工产品成本=20*15=300(元) (3)在产品成本=20*15=300(元) 第二种答案:(1)单位成本=600/(20+20*50%)=20(元) (2)完工产品成本=20*20=400(元) (3)在产品成本=20*50%*20=200(元) 这一环节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班级人数,在课堂上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分组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及学习成绩,采用好的学生和需要帮助的学生相搭配的方法安排学生的座位。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探讨,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点评每个组选派的代表写在黑板上的答案,教师总结: (1)一条完工的围巾和一条末完工的围巾的加工程度是不同的,在加工围巾的这种投料方式下它们所负担的材料费用肯定是不同的。 (2)它们不是同度量的指标,按照相同的单位成本去计算,显然是不合理的。 (3)只有把在产品按照它的完工程度折合成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才能按同一个单位成本计算。 (4)让学生总结出约当产量法的计算公式 教师在点评的过程中拿出学生织好的完工围巾与未完工的围巾,让学生观察到它们的材料费是不一样;然后看黑板上四道题的答案,让学生回答出错在什么地方;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错误,必须把在产品按完工程度折合,从而引出什么是约当产量与什么是约当产量法。 4、教师再次利用多媒体创设任务情境 06会计53班学生月初及本月为做裤子共发生材料费用6000元,月末完工裤子有20件,未完工的裤子有2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50%,求完工产品及月末在产品各负担的材料费用为多少? 这时教师给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索: 做裤子的投料方式是一次投料,对于一件完工产品与在一件在产品负担的材料费是不是一样呢? 如果一件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负担的材料费用是相同的,那么如何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呢? 经过教师的提示,学生合作探索,在计算单位成本时,可能就会考虑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应该就是在产品的数量,从而正确计算出来结果。 5、师生共同归纳出在不同的投料方式下材料费用约当产量的计算 (1) 逐步投料方式下: ①材料费用 月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月产品发生费用 单位成本 = 完工产品数量 +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②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 ×单位成本 ③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单位成本 (2)一次投料方式: ①材料费用 月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月产品发生费用 单位成本 = 完工产品数量 + 月末在产品的产量 ②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 ×单位成本 ③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的产量 ×单位成本 小结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遇到不同的投料方式应如何思考 6、学生分成四组练习 我将全班分为四大组,座位不变。在自然分组的基础上我又每组安排对本节内容先掌握的同学做小老师,可以解决同学的疑问。如果本组同学任务完成情况良好,还可以跨组去帮助其他组的同学;教师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在班级进行巡视,了解每组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并对学生反馈的各项信息进行及时处理。 这一环节让学生运用约当产量法的思维方式,解决提出的问题,从而完成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成功的喜悦。 7、反思与评价 自我反思与评价是学生自我诊断,自我鼓励,自我评价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富有启发性和反思性的语言如“再想一想”,“你明白了吗”等语言,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 由于每位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不一样,可能出现下列情况:有的学生认为虽然我材料费用分配做错了,但这节课我都弄懂了;有的学生认为虽然我作对了,但这节课仍有一些地方要再琢磨琢磨。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分层布置任务:对已掌握的同学,要求完成实验七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同学,继续完成知识的迁移:以上是对材料费用的分配,那么对于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在不同的投料方式下又如何进行分配呢?课后请各小组长组织各组学生进行讨论,并形成意见。组长记录好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 二、创新教学的意义 创新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去发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一起讨论,探究出结果,全面参与和全程参与,做学习的主人,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