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回到首页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工作证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食品/家电 > 正文

煤采完了,地塌陷了,采煤沉陷区路在何方?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9-5 11:18:55 人气: 标签:

  兔年新春,淮河北岸正值隆冬。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后湖生态园的草莓棚里,却是一片春意盎然:覆盖着塑料薄膜的一畦畦草莓地里,鲜红的果实在绿叶丛中探着脑袋。此情此景留住了记者的脚步。令人惊叹的是,这些草莓大棚所在的近万亩土地曾经是遍地坑洼的采煤沉陷区,如今已形成集种植、养殖、垂钓等活动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园。

  有着20多年经验的草莓种植大户宗学林告诉记者,经过治理的采煤沉陷区已具备种植条件。2010年初,他和家人在这片土地上租下40个大棚种植草莓和其他蔬菜。现在,30个大棚的草莓正开花结果。2011年元旦期间,他出售给采购商的价格最高时达到每斤16元左右。他粗略估算,每个草莓大棚的纯利润可达1.5万元左右。

  在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到来之际,宗学林和家人却把“农闲”变“农忙”,悉心照料着经济作物,满怀欣喜地期待兔年的第一桶金。

  淮南市开始建矿采煤,至今已有逾百年历史,上世纪中叶跻身全国五大煤城,2008年成为全国首个建成投产的亿吨煤基地。作为淮南煤电化基地建设主战场的潘集区,占全市国土面积约四分之一,由于持续开采,矿区地下形成了大面积采空区,成片土地因为沉陷而被地表水淹没,淤泥滩头,杂草丛生。

  沉陷区生态恶化,威胁着当地人们的居住安全,同时也考验着当地政府的执政能力。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胡东辉告诉记者,根据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从2009年开始各级政府陆续成立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办公室,明确了政府是村庄搬迁及综合治理的责任主体,解决了长期以来“谁都管,谁都不管”的现象。管理机制顺畅后,综合治理办公室着手解决沉陷区村民搬迁和补偿问题。

  今年49岁的杨开娥是潘集区村民,自己原来居住的二层小楼因为地面经年累月的沉陷而逐渐凹陷。她清晰地记得,2007年7月的一个晚上下起了暴雨,整个一层楼都被水淹没。一家人在二楼上呆着,直到第二天天亮时才被前来救援的冲锋艇接到了安全地方。

  得益于近两年来的综合治理工程,2010年8月,杨开娥一家人搬进了110多平方米的新房。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如今的新居是个现代化的小区,居住和卫生条件与之前有着天壤之别,不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一家四口开心地在新居度过第一个春节,再也不用在雨夜里担惊受怕了。

  据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办公室的统计,截至2010年9月底,全市共建立沉陷区搬迁居民安置点61个,28.7万人已经搬入新居。村民们搬到了新区,居住条件改善了,但是他们失去了土地,靠什么维持生计呢?这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又一个难题。搬迁不是终点,要使农民不仅能够“住得好”,还要“过得好”。

  通过科学治理沉陷区土地,盘活的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以潘集区为例,截至目前,复垦耕地7433亩,形成适宜养殖的水面3010亩,植被修复面积3000亩。如今,在后湖生态区的第一期园区,可以看到规整的鱼塘、成行的树木、连片的蔬菜大棚……这样的景象不仅吸引草莓种植大户宗学林三兄弟,也吸引了慕名而来的养殖特种水产和特种禽类的投资者和瓜果采摘“农家乐”的经营者。

  后湖生态区的模式为沉陷区综合治理提供了样板。预计到今年年底,潘集区沉陷面积将达到6.5万余亩,需搬迁安置居民8.1万人。未来几年里,采煤沉陷区按照“集中式搬迁、发展式安置、开发式治理”的思路,村庄搬迁、就业安置和生态修复将全面协调发展,实现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拓展发展空间、保障农民利益的“三赢”。

(责任编辑:魏敏)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合作 版权声明

主管:中外商报有限公司  主办: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广告发行:北京市神州商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510852665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电话:010-52100121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2814439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西大街1号院 技术支持:山西博科硕

广告发行:北京新华信邦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农光里212号楼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电话:010-67326716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0205315/13241384465
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技术支持:中国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