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讯 近年来,绿园区坚持宣传思想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放、笔墨下沉、“镜头”下置,在牢记“接地气”中催生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工作创新,在彰显“人民性”中让普通百姓成为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角。通过打造“草根品牌”,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切实增强了宣传思想工作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海选“草根雷锋” 褒奖凡人善举 2012年初,绿园区提出开展“草根雷锋·文明使者”海选活动,通过褒奖凡人善举、放大微小感动,传递和弘扬社会风尚。 高万贵是绿园区正阳街道的一名普通居民,无论严寒酷暑,他义务扫雪、站岗巡逻美化环境……坚持不懈、力所能及地为居民做一些实事、小事。在海选现场,他被几位老邻居推选上来,荣获了“草根雷锋”称号。还有40年如一日义务为街坊理发、做好事的老党员姜世泽;靠修鞋摊攒钱义务资助大学生的谭富贵;长年为社区打扫卫生的聋哑人志愿者李守义……这些典型实实在在,就在身边,让群众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绿园区将参与权、组织权、评选权全部交给群众,让群众推群众、群众选群众、群众评群众,使最基层、最平凡的群众走上舞台,成为了文明的“标杆”。 两年多来,近千余场次“海选”,覆盖了绿园区8个街(镇)、51个社区、24个行政村,让10余万人(次)参与其中,评选出各级“草根雷锋”696人,区级“草根雷锋”106名,并给予表彰奖励。 打造“百姓书房” 催生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蓬勃生命力 2012年初,绿园区提出了构建公共文化“大动脉”、培育百姓书房“小细胞”的工作思路。通过打造“365百姓书香工程”,将公共资源下放到群众身边,切实满足新时期居民就近阅读的文化需要,激发群众阅读热情,通过培育百姓书房“小细胞”,促进基层文化事业大发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绿园区计划利用3—5年时间在全区打造365个、365天开放的“百姓书房”,即城市社区“楼栋书房”、农村村屯“乡间书房”、中小学校“求知书房”、农民工“流动书房”。坚持“就近选址、按需配给”的原则,在党员中心户、文化骨干、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百姓家中,在责任田办公室、文化活动点、小区物业等人群聚集地广泛选址建点。根据百姓阅读需求,采取“点餐式”图书配给方式,聘请“书房管家”,实现“百姓书房百姓管”。组织“全民阅读”、“书香家庭创建”等活动,让百姓身边的迷你图书馆真正用起来、活起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百姓书房”体系,让百姓不出小区和村屯,步行5分钟就有一个“城乡阅读圈”。 组织“草根宣讲” 实现基层理论传播大众化、常态化 绿园区通过开展“幸福绿园·草根宣讲”活动,将“话筒”交给群众。在基层干部、党员志愿者、行业代表、普通群众中优选了224名草根宣讲员,组建草根宣讲队伍。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开展模拟讲课、印制工作手册等方式,指导基层开展宣讲,打造百姓身边的“草根理论专家”;根据区域的要求、群众的需求和自身的特长,采取“八式”宣讲法,即定点式、走访式、菜单式、分享式、典型式、展演式、网络式、解题式,吸引百姓参与,增强宣讲效果。爱诵诗的宣讲员汤淑珍、说“理论相声”的宣讲员张斌、写字画的宣讲员高明远、善调解的宣讲员郭锡坤、传技术的宣讲员王瑞昌,深受基层群众欢迎;通过开设“草根宣讲信箱”征集百姓需求,为群众“量身定做”宣讲内容。截至目前,共开展宣讲活动420余场(次),受众31600余人次,真正达到思想上解惑、政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的作用,得到了基层群众的普遍赞誉好评。 宣传“平民典型” 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绿园区将宣传的触角伸向百姓,将宣传的视角对准百姓,真正让老百姓做宣传的“主角”。通过开展百名“草根雷锋”、百场道德巡讲“双百工程”,宣传“草根雷锋”;利用“好人墙”、“社区光荣榜”、“小区明星人物栏”等贴近群众的宣传载体,构建了社区、小区、楼栋等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格局;通过二人转、小品、曲艺和“出一本书、拍一部微电影、办一台表彰晚会” 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抓好“草根雷锋”的延伸和拓展宣传,实现了“月月有活动、时时有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