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重磅级人物落马。中央纪委传出消息,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简短的消息却耐人寻味。
蒋洁敏是十八届中央委员,5个月前刚刚从中石油董事长调任国资委主任。今年8月底,中石油4名高管落马,坊间即有议论:什么时候轮到蒋?这种议论基于这四人属蒋的班底,而身为副总并为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的王永春,更被传出是蒋的爱将。因此,蒋洁敏的落马一定程度上表明,石油系统的反腐已日渐深入。 十八大召开迄今不足10个月,反腐战绩已一一见诸报端。除了前不久公审薄熙来,在反腐的法治化方面迈出坚实一步之外,十八大之后落马的高官,仅副部级以上的就有8人。除了蒋洁敏、王永春外,四川的李春城、郭永祥,分别官至省委副书记、常委副省长;刘铁男则官至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倪发科、王素毅、李达球则分别担任安徽、内蒙古、广西的高职。 这些落马高官,多属权力要害部门,官居权力要职。反腐利剑指向他们,表明新一届中央反腐的决心坚定、力度空前。反腐成败,最关键的是什么?是否徇私情。如果抓腐败分子,发现对方是自己的人,昔日下属,或官居要职,下手踯蹰,就网开一面,其结果就必然使反腐成为一种打击异己的工具。 是以,反腐的要诀是一视同仁。用规范语汇来说,就是不论涉及到谁,不论权力有多大,位置有多高,都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只有坚定这一理念,才能纾解民众对“刑不上士大夫”的疑虑,也才能让民众看到中央的反腐决心。 如许官居要职的人物落马,也说明反腐败的“高压态势”正在形成。十八大报告第一次鲜明提出这一概念,称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而在群众眼中,宣示理念是一回事,实际行动是另一回事。只有二者合二为一,说到做到,知行合一,“高压态势”才会真正形成,也才会产生实际约束力。如果雷声大雨点小,腐败分子怕你做甚? 显然,这种反腐的高压态势不仅在于一视同仁,不徇私情;还在于有一惩一,有二惩二,不搞杀一儆百的政治游戏。这恰恰是惩治腐败能否保持高压态势的关键所在。从传统的政治驭人术角度看,抓一二腐败使人受到震慑,促使那些潜藏的腐败分子收敛,即在表面上就可收服人心,收到河清海晏之效。然而,在腐败问题上,这套政治驭人术未必奏效,其内在肌理在于,腐败分子有一套利益攫取机制。我们说反腐是一场血淋淋的斗争就在于,反腐要断人财路甚至要夺人性命,没一场你死我活之争,没一场利益与性命的短兵相接,单靠区区的杀一儆百效应,必招致腐败分子虚与委蛇的反应。 是以,这种高压态势本身就要求,对所有被发现的腐败分子决不手软。惟其如此,才能使那些潜藏的腐败分子摈弃侥幸心理,惶惶不可终日,“三年不犯自犯”,终自露马脚,或在监督中暴露;才能令民众坚定反腐信心与决心,投入这一场监督官员的大戏,众目睽睽之下,目光雪亮之间,能逃逸的腐败分子就会减少;才能令未入泥淖的官员洁身自好,掌好权,用好权,只能为公,不敢为私。高压态势产生了这种强大心理效应,也就会释放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正能量。 反腐雷声大雨点亦大,固然能让人心惊,但毕竟会有歇时。因此,高压态势忌运动式反腐,其意在常态化,如同高压线带电,莫敢碰,碰之即触。十八大后持续至今日,我们看到了这种反腐高压常态化的开端。 而从长远来看,这种高压态势,则是形成让官不好当、莫敢伸手的心理压力。从一些高官堕落的轨迹看,他们在初级台阶、中段位置上就已经染事。因此腐败分子发现得越晚,社会所要付出的代价就会越大,养虎必为患已甚。因此,要不仅着眼于打“老虎”和“苍蝇”,一经发现必坚决惩之,更着眼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腐败分子看不到希望,让当官想捞油水者只能空手。从一些实权高官落马的轨迹看,这个笼子的核心,应在如何制约权力上有较大的建构,也就是不使其为祸作恶,只能老老实实用来为民办事,一旦干点坏事,立马就被发现。 8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一项议程就是研究部署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会议强调“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样的体系建成,反腐的高压态势即会产生让腐败分子和意欲捞一把者绝望的效果。 想起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的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论。现阶段打了那么苍蝇和老虎,无疑是在治标,治标也非常有力。但距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还有相当距离。反腐需要时间,治本更需要时间。 相关评论: 中国反腐新速度:8名副部级高官下马 环球时报:中国是对贪腐官员惩罚最严厉国家之一 新华网:领导干部大多是贪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