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京软件产业的载体和孵化基地,“两园多基地”已蓄积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在清晰定位自身资源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彰显自己的特色。一幅庞大的南京软件产业图谱正在日益清晰。 As a carrier and cultivation base of Nanjing’s software industry, “Two Parks andMulti-bases” has accumulated great strength in development. Having clearly positionedits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advantages, Nanjing gradually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is unveiling a grand blueprint of the city’s software industry. “南京人忠厚老实,这种性格非常适合软件研发,但却不太利于企业市场竞争意识的培育。”南京市科技局副局长郑家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一些细分市场领域,尽管南京的一些软件企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很重,但它们却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 不过,郑家强进一步解释,正是凭借这种低调奋起的精神,依靠自身独特的发展软件产业的资源优势,才使南京的软件产业在短短七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截至2007年底,南京“两园多基地”建筑面积已达188万平方米,集聚的软件企业已达800多家,占全市软件企业总数87%。2007年南京市软件产业销售收入为362.8亿元,平均每天进账近一个亿。 如今,在提速“中国软件名称”建设进程的新形势下,通过科学的规划引导,集聚整合优质资源优先发展软件业,已成为南京共识;而作为南京软件产业的载体和孵化基地,以江苏软件园和南京软件园为龙头的“两园多基地”也已蓄积了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在清晰定位自身资源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彰显自己的特色。一幅庞大的南京软件产业图谱正日益清晰。 新定位 “南京‘两园多基地’的发展并非各自为战,而是在全市统一的规划布局下,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错位发展。有的瞄准中小企业孵化,有的重点引进业界巨头,有的立足软件出口,有的主攻嵌入式软件。这样的格局将大大提升南京的软件产业环境。”南京市科技局局长黄敏表示。 而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和市长蒋宏坤也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表示,“两园多基地”要鲜明的打出各自的特色品牌,放大各自的特色、优势和品牌效应,整合利用资源,完善南京软件业格局。 事实上,发挥各自优势,带动相关软件企业集群,形成区域产业集聚,从而构建南京软件产业链是南京市早就确定的软件产业发展思路。 早在2006年,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在江苏软件园调研时就指出,南京在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同时,要改变过去过于分散的局面,有重点的突破,形成集聚集中的新优势。他表示,各个区都要围绕各自的园区和基地做好服务工作,大力支持和培养江苏制造、南京制造的软件企业,形成江苏、南京的软件企业的集聚。他同时强调,软件产业的招商引资要瞄准大型跨国公司;要形成差异化的招商形态,避免恶性竞争。各园区和基地都要在招商引资中错位发展,各显特色。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经过几年的调整发展,南京“两园多基地”的软件产业格局日渐清晰,各软件园区的新定位也日渐成熟。 江苏软件园:到2010年,争取软件产值超200亿元,入园企业近千家,专业化软件人才5万名;拥有一流的硬环境、一流的软服务、一流的入园企业、一流的软件人才,最快的产业发展速度、全面的国际化水平,成为江苏软件产业的龙头载体。 南京软件园:加速软件产业国际化进程,大力引进软件龙头项目,用足用好“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品牌优势,加大软件产品的出口力度;加速引进、培育软件业龙头企业。 鼓楼区软件产业基地:以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平台,以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软件企业为支撑,以建设软件出口基地、拓展国内外软件市场为方向,推进软件产业的国际化、规模化。至“十一五”末,争取软件研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引进和培育软件企业1000家。 宣武区软件产业基地:以“生态理念的软件公园,开放态度的软件社区,人文活力的软件基地,创新精神的软件先锋”为目标,建设江苏省软件产业的重要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 雨花台软件产业基地:以通讯产业、服务外包为核心,目标是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通信软件产业硅谷,成为国内外大型软件企业集聚、中小企业活跃并存,产业链完整、国际化程度高、公共服务完善、科技人才汇聚、创新思维活跃,极具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产业基地、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 江宁区软件产业基地:形成以电力自动化软件,工业自动化软件、管理型软件、通讯软件及嵌入式软件为代表的软件发展和研发体系。 浦口区软件产业基地:以网络软件、中间件软件和嵌入式系统为支撑,以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生物医药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为特色的软件产业群,打造国内外技术水平一流的软件设计开发生产平台。 新路径 随着定位的日益清晰和成熟,南京“两园多基地”中相关配套设施和落户企业项目的建设也明显提速。 今年上半年,江苏软件园徐庄孵化研发中心竣工并交付运营,该中心可容纳研发人员5万-8万人;年初,江东软件城“变身”为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规划总建设面积245万平方米,预计3—5年可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将吸纳10万名大学生就业。在雨花台区,项目总投资约29亿元、一期工程投资约19亿元的华为软件基地已经开工建设;中电十四所投资30亿元的整体搬迁工程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 在“两园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的带动下,南京软件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今年前10个月,南京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8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0%,与全年400亿元的总目标近在咫尺。 然而,仔细审视南京“两园多基地”的发展模式,目前,南京软件产业发展还处在中低端的水平,这种产业结构只能支撑百亿级的软件产业规模。因此,南京软件产业未来的发展路径在哪里,是南京必须思考的问题。 “这与现在南京软件产业格局有关”东南大学经管学院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胡汉辉认为。 在他看来,软件产业作为南京未来的支柱产业,目前只有300多亿的规模,这仅仅只占到南京3000多亿GDP总量的1/10,显然不合适。他认为,要使南京软件产业规模尽快发展到千亿级规模,软件园就必须升级到高端。这不仅需要壮大软件企业的规模和数量,而且需要将软件产业发展与改造传统制造业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增值和转型。 主要从事软件外包的江苏润和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梅林建议,南京软件业发展要高中低端“通吃”。他认为,企业数量多了,门类广了,就有助于形成软件产业发展集群,就会带动大学生就业,外地和国外各类软件人才也才会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F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