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 王双印 (呼伦贝尔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 内蒙古呼伦贝尔21008) 2007年2月美国次贷危机浮出水面。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次贷风险全面暴露,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濒临破产,对冲基金被迫清盘,投资银行宣布亏损,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也遭受了重大损失,全球股市应声下跌,次贷引发的信用风险最终演变成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探究本轮次贷危机的成因,市场环境过热是次贷危机的内在原因。 1市场过热使投资银行改变证券化流程 传统的资产证券化流程是发起人将已发行的贷款“真实出售”给SPV,形成与该资产组合的“破产隔离”,投资银行根据该发起人剥离资产的情况对现金流进行重组,设计出与资产池的特征相匹配且能够满足更多投资者需求的MBS和CDO产品。在此过程中,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资金周转周转情况,有效地进行现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在扩大市场业务和规避经营风险中寻求一种均衡。而传统的证券化流程早已被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牛市所改变[1]。过热资本市场充裕的流动性使高收益债券需求的急剧增加,对市场感觉灵敏的投资银行自然不会放弃这块潜力巨大的业务,他们会根据投资者需求设计出不同的MBS产品:根据不同的信贷标准制定不同的债券条款和利率。在确保债券可以销售给下游的机构投资者之后,投资银行才会向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订货”,根据证券化的需要购买房贷资产。 2房地产市场过度投机 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也是催生本轮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2002年后美国房地产价格呈现过热迹象。根据标准普尔Case-Shiller指数的统计,2006年7月房屋价格指数达到最高值206.52点,与2000年1月基期相比涨幅超过100%。伴随房价的上涨,房屋的空置率也在不断上升,2007年的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房屋空置率达到了空前的2.8%,较2000年同期增长近75%。从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感到,2000年以来的房地产牛市使美国投资房产的热情空前高涨,当大多数美国民众形成对房地产市场长期看多的预期之后,房价震荡上升的格局就很难在短期内被打破。与此同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抓住了市场的需求,他们提供的各类按揭贷款品种特别是次级抵押贷款为购房者提供了绝佳的融资工具,加大了房地产投资者的杠杆的乘数,增加收益的同时也使风险成倍的增长。 3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贷款限制过于宽松 市场的非理性改变了资产证券化流程,对发放贷款形成了倒逼,急剧增长的房贷需求也使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之间竞争加剧,证券化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其发行规模也由过去的由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控制变成由资产市场决定----只要有购买需求,投行就会向抵押贷款公司订购更多的产品,迫使公司发放更多的贷款。当优质客户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的时候,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就会向低收入人群开拓市场,次贷业务也就越做越大。只要市场有人愿意向投行购买CDO和MBS,就等于将资金借给了低收入的购房者,资本市场上的资金被源源不断的导入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热度不断攀升,次贷业务不断扩大,流动性更加充裕,引发物价上涨,最终美联储备被迫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形成刺破泡沫的压力。 抵押贷款经纪人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经纪人是借款人和贷款中间的桥梁,负责接收申请表,实施财务和信用评估,起草贷款文件等。房地产经纪人在美国的新闻媒体上的名声一向不好,这与他们的唯利是图不无关系。次贷的经纪人也不例外,他们的目标客户是少数民族、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由于经纪人的激励只在于贷款的数量上,一些经纪人为了个人的业绩无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鼓励其对现有的抵押贷款进行过度再融资。有些经纪人甚至教唆借款人通过一些技巧和手段在经济条件未发生任何改变的情况下,提高信用分数,从而获得较低利率的贷款。还有一些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和经纪人为了扩大业务,未根据有关规定向消费者真实、详尽披露有关贷款条款与利率风险的复杂信息,误导了消费者,在日后也造成了很多法律纠纷。 5评级公司丧失独立性和客观性 信用评级是资产证券化中的重要一环,被证券化的资产池中可能包含众多的单位资产(成百上千笔贷款),投资者无法直接了解到投资标的的基本面信息,信用评级就成为投资者了解证券风险和收益的重要途径。评级公司的职责就是就证券的风险与收益发表独立、客观的意见,帮助买方了解证券的真实价值,理性的评估投资风险。独立性和客观性是信用评级公司生存的基础,即不被市场的情绪所左右,但是在整个次贷危机爆发的整个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却没能将市场引向健康的轨道,反而加剧了市场的崩溃[2]。 评级机构在事发后降低证券评级的做法无可厚非,但事前他们不应放弃中立,亲身参与整个CDO的打包过程。由于评级公司对自身设计的评级模型了如指掌,对如何提高信用评级更是心知肚明,设计出高评级的证券就成为评级公司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这样的信用评级无法保证其应有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了错误的角色,在CDO的评级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但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的权威和公信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质疑,重新获得市场的信任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危机的始作俑者是整个资本市场——专访深圳发展银行住房与消费信贷部总经理柳博[J],广州:2007年:《南方周末》8月23日. [2]朱周良,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降低全球金融市场震荡[J],上海证券报,200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