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回到首页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工作证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土地管理 > 正文

农村信用社应对金融脱媒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10-12 9:28:03 人气: 标签:
农村信用社应对金融脱媒的调查与思考
      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杜  伟
          中国人民银行吕梁中心支行  杜欢莲
  中国人民银行文水支行   赵锦文 郭宪林 侯胜旺
 
摘要:近年来,农村金融资金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民间融资盛行,金融脱媒现象严重,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面临挑战。人民银行太原中支组织吕梁中支、文水支行对吕梁市的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 脱媒 农村信用社
 
一、吕梁市金融脱媒的表现形式
   (一)民间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近年来,1997年以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经营战略的调整优化,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机构逐渐从县域退出,削弱了金融机构的信贷能力,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加大,从而降低了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度,使原本就很难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资金缺口进一步增大。据调查, 2004年企业融资来源中,金融机构贷款、民间融资、异地贷款额分别为140亿元、40亿元、6亿元,占比分别为75.3%、21.5%、3.2%,截止2008年12月末,吕梁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民间融资、异地贷款分别为197亿元、150亿元、120亿元,占比分别为42.18%、32.12%、25.70%,银行贷款占比下降33.12个百分点,而民间借贷、异地贷款分别上升10.62、22.5个百分点。  
(二)企业对金融机构信贷的依赖性下降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完善发展,各种金融工具不断推陈出新,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宽:质地优良的中小企业扩大再生产主要靠区域外投资商、自有资金及民间借贷;二是业绩优良的大公司通过股票或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如大土河煤焦集团发行短期债券9亿元。直接融资规模的增加对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有显著的替代效应。通过对10户企业的典型调查,2008年在企业部门的资金来源中,贷款占45.6%,较2004年的64.7%;下降了19.1个百分点。
(三)银行存款不再是居民金融资产的主要选择
近几年随着居民的投资渠道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居民储蓄存款,同时居民储蓄存款中,活期储蓄存款占比的明显上升,说明居民持有大量活期存款,以便在合适时机随时投资于其他资产。截止2008年底,储蓄存款、民间融资、投资股票基金等证券业的余额分别较2004年增长96.7%、287%、400%,另外,居民储蓄存款中活期储蓄存款占比由2004年的28.6%提高为2008年6月末的41.44%,上升了12.84个百分点。
 二、金融脱媒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对农村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将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金融脱媒给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有“总量效应”、“价格效应”和“成本效应”三种。相比较而言,金融脱媒对农村信用社盈利能力造成的负面影响比大型银行更大一些。这首先是由于农村信用社资金成本较高,在向大型、优质客户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其次是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间业务的规模经济特征不如大型商业银行显著,如在资金实力、利率及中间业务发展上远不及商业银行,其中中间业务收入几乎为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二)对农村信用社的原有贷款形成潜在风险。2007年以来,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农村信用社有资金但不能发放贷款,同时,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短贷长占现象严重,即从报表上看,90%的贷款属于短期贷款,实际上,所有的短期贷款中有80%是贷款到期后,结息转贷,信用社的贷款受限之后,企业融资更多转向民间融资,导致民间融资规模快速膨胀,利率持续走高,必将加大企业经营成本,经营效益将受到影响,最终将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形成潜在风险,企业一旦出现关停倒闭,信用社贷款将化为乌有。
(三)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转变,信用社的优质客户面临流失。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金融脱媒的长期发展趋势已明朗化,更多的大型优质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方式来募集资金,必将促使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转向中小企业,与农村信用社相比,在资金实力、贷款利率、结算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农村信用社优质贷款客户将面临流失。
三、应对金融脱媒的战略选择
(一)转变经营理念
  金融脱媒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长期趋势,农村信用社应主动适应这一趋势,在新的环境下积极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改变过去忽视直接融资市场的观念,建立从单纯重视信贷市场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巩固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参与直接融资市场的投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强化其金融中介作用。
(二)拓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
为应对金融脱媒带来的储蓄分流,农村信用社必须不断拓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由于客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而传统存款的目的只能满足客户的单一需求,要吸引客户的资金,必须善于把握客户需求变化的趋势,不断创造符合客户需要的高质量、高效率的理财品种。近年来,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发的一些新型理财产品、投资性避险产品及年金管理产品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农村信用社借鉴。
(三)努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创新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品种工具和服务手段,农村信用社要继续发挥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深化改革,改善服务,持续提高金融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当务之急是创新担保机制和担保方式,解决农民因缺乏抵押物而难以贷款的问题。另外,积极发展中间业务,提高盈利能力。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合作 版权声明

主管:中外商报有限公司  主办: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广告发行:北京市神州商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510852665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电话:010-52100121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2814439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西大街1号院 技术支持:山西博科硕

广告发行:北京新华信邦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农光里212号楼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电话:010-67326716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0205315/13241384465
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技术支持:中国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