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融资劣势及缺口探析 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 李娜 摘 要:中小企业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在其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存在着资金融通方面的劣势与困境,成为直接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和成长的瓶颈。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缺口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中小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难题,其中,融资难是困扰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的最大难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处于劣势的原因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是各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即有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原因,也有现行投融资体制的原因,然而,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其产生和持久存在的首要原因,还是中小企业在融资中体现出来的自身素质上的问题。 1、财务管理不规范,不利于银行对企业资金的监管。中小企业资金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专业财务人员,财务信息不详细,使金融机构难以通过审核企业财务来评价其资信,制约了银行对企业的信用放款。 2、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讲,中小企业多属于婴儿期和成长期,因而淘汰率高,平均寿命短。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在全部中小企业中,约有68%的企业在第一个5年内倒闭,只有13%的企业寿命超过10年。高淘汰率,低平均寿命意味着更高的倒闭风险,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最重要障碍之一。 3、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是,借期短、数额小、频率高,从而带来了很高的操作成本。对银行来说,更高的贷款利率也意味着更高的风险,而且目前利率还没有完全放开,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资金提供者当然缩减对中小企业放贷的规模。部分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屡禁不止。一些中小企业骗取贷款、逃废银行债务,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使各商业银行不愿轻易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1、间接融资缺口的产生 首先,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风险大、成本高。中小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良好的信用记录,无法按照要求提供规范的财务报表,这些造成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大了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金额小、频率高的特点,一般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管理成本为大型企业的五倍。出于成本收益考虑,银行只好提高贷款利率,然而利率提高必然造成逆向选择效应进一步扩大,逆向选择又加大银行的风险,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强化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抑制了对中小企业贷款。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加强了,人民银行也加大对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监管和考核力度,同时加快了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步伐,商业化后各商业银行须自行承担坏账损失,进一步抑制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信贷授权授信制度与贷款责任人制度加大了中小企业贷款困难。 再次,商业银行存在所有制歧视。我国国有中小企业占总数的24%左右,据工商银行1998年6月对近35万户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国有及集体所有制中小企业的贷款户数和贷款余额分别占总额的62%和83%,其主要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产权均属于国家,两者具有天生的血缘关系,因而国有银行一直扮演着国有企业会计和出纳的角色。 首先,股票市场上市公司主要是大企业,中小企业入市难。我国证券市场建立的初衷是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性质的大企业就占得了先机,长期以来上市融资似乎成了它们的专利,股票市场日益演变成为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改制的一种“融资”制度安排。中小企业基本上被排除在了上市公司之外。 其次,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不健全,二板市场尚未设立。目前国内的资本市场仅有主板市场,虽然2004年5月已在深圳设立中小企业板,但离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有很大的差距,发行体制没有根本变化,中小企业的上市融资环境也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毕竟中小企业板只是创业板的雏形,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板市场,其对拟上市企业的资格要求依然很高,上市“门槛”是按现行主板发行审核标准审核通过的,主要对象是那些科技含量高、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有限的市场容量难以容纳成千上万的拟上市公司。 再次,中小企业债市尚未开放。我国资本市场呈现“股市强、债市弱”的特点。从股票市值、债券市值占GDP比重看,全球统计债券市值相当于GDP的95%。但2002年末,中国债券市场的各类债券包括国债(含凭证式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债占GDP的比重为34.22%。从债券市场结构看,我国呈现“国债强、公司债券弱”的特点。我国债券市场上公司债券只占很少部分,就存量来看,截至2002年底,公司债券只有600亿元,占2%,且主要集中在中央直属大企业。 参考文献: [1]陈放:《企业病诊断》,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2]缪曼聪:《对中小企业金融信贷服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金融参考》2001年第8期 [3]陈剑波、张玮:《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新经济导刊》2002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