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回到首页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工作证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网言网语 > 正文

2006年利用外资形势回顾与2007年展望

作者: 来源: 日期:2013-12-11 15:38:22 人气: 标签:
一.2006年利用外资回顾

(一)全国吸收外商投资额下滑,但继续保持较大规模
2006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4.6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06%。其中,金融领域(银行、保险、证券)新批设立中外合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12家,比上年减少6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4.47亿美元,同比下降46.64%。全国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473家,同比下降5.7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0.21亿美元,同比上升4.47%。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6年,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次于美国的1773亿美元、英国的1698亿美元和法国的884亿美元,居第四位。中国的排名比过去几年有所降低,增长率也大大低于这些国家和全球平均增速。
(二)日本对华投资5年来首次下降,美国持续下降,来自欧盟和自由港的投资继续增长
2006年,非金融领域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不包括通过自由港对华的投资)分别为香港、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台湾、德国、荷兰、英国、澳门,其中香港、新加坡、德国、澳门对华投资保持增长,澳门取代法国进入前十名;其余国家则有所下降,其中日本、韩国、英国、法国下降尤为明显,降幅分别为29.58%、24.64%、24.74%和37.78%,这也是日本对华投资5年来首次下降。
美国对华投资继续下降,只有28.6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6.41%,仅为2002年的52.88%,占全国的比重也降到4.55%。欧盟继续扩大对华投资,比上年增长2.51%,其中丹麦、爱尔兰、葡萄牙、奥地利、瑞典和芬兰等国虽然投资额不大,但增速很快,分别比上年增长92.58%、146.87%、139.71%、95.85%、83.46%和155.25%。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萨摩亚和毛里求斯等自由港对华投资增幅达20.21%。
美国、欧盟、日本是世界资本流出大国。但是,2006年我国来自这三大经济体的非金融领域投资合计127.8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5%。一方面,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和外资企业所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逐渐取消,劳动密集型的投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准入、制度环境和人力资源等内部因素的制约,我在服务贸易领域及并购方面与跨国公司合作没有明显优势,导致资本、技术密集型FDI增长较为缓慢,因此,来源于发达国家的非金融投资规模呈现下降。而金融等服务领域将是今后吸引发达国家投资的亮点,也是促进外资质量提高的有效方式,相应地国内需要在市场开放、制度环境建设等方面下更多的功夫。
(三)制造业吸收外资有所下降,服务贸易领域各不相同
由于金融服务业市场开放和外资的大量涌入,近两年,外商投资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2006年,外商投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00.77亿美元,占全部的比重为57.69%,在上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了2.03个百分点。其中,宏观调控主要行业的外商投资得到有效控制,钢铁、水泥行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为1.41亿美元和1.09亿美元,降幅为66.67%和55.67%。
服务业贸易领域(含金融、保险、证券)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141家,同比下降4.31%,实际使用外资211.39亿美元,同比下降11.03%,占全部的比重为30.43%;其中非金融领域的实际使用外资146.92亿美元,同比增长25.79%。在具体行业方面表现差异很大:金融、保险、证券领域的实际使用外资64.47亿美元,尽管比上年下降46.64%,但仍保持较高的水平,占全国服务贸易领域吸收外资总量的30.5%;旅馆业实际使用外资3.99亿美元,同比增长84.57%;除银行、保险、证券以外的其他金融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94亿美元,也实现了33.68%的增长;房地产业实际使用外资82.3亿美元,同比增长51.89%,占服务贸易领域吸收外资总量的38.9%,其中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约占90%,另外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和其他与房地产相关的企业投资约占10%;娱乐、文化、体育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大幅度下降了50.58%,金额为1.03亿美元。
(四)外商投资地区分布仍不平衡
2006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69.22亿美元,同比增长6.28%,占全国总量的90.32%;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9.22亿美元,同比减少18.73%,占6.22%;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1.77亿美元,占3.45%;东北老工业基地实际使用外资2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17%,占比3.91%。
(五)独资趋势有所放缓,并购投资继续增长
在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中,独资仍是主要形式,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6年新批外商独资企业达3万多家,占全部企业的72.7%,比上年减少6.64%;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62.81亿美元,比上年提高7.73%,占比达66.6%。
跨国并购继续增长,根据国际调查机构Dealogic数据,2006年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共816起,交易金额328亿美元,同比增长1%。
(六)外商投资企业各项税收全面增加
据国家税务总局的初步统计,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达7976.94亿元,比上年增长24.81%,高于全国同期税收增幅2.88个百分点。外商投资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全面快速增长,其中企业所得税1552.62亿元,增长33.77%,增幅高于全国增幅11.84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509.98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0.79%;增值税4780.48亿元,占全国的26.92%;消费税337.85亿元,增长37.79%,占全国的16.96%;营业税623.53,增长27.27%,占全国的12.16%。
(七)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增幅较高
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638.35亿美元,同比增长26.93%,占全国出口总值的58.18%,比上年下降0.13%;进口4726.16亿美元,同比增长59.7%;贸易顺差达912.19亿美元,增长60.9%,增幅过高,也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2478.83亿美元,增长29.10%,占全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8.06%。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出口最多,电子技术出口次之,分别为2022.80亿美元和328.42亿美元;从贸易方式来看,加工贸易仍是外商投资企业机电产品出口最多的方式,出口额为3479.39亿美元,占85.52%,一般贸易方式只占11.9%。

二.2007年利用外资形势展望

2007年,我国利用外资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一)国际形势
1、世界经济平稳增长
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达到5.1%,是25年来第二高的增长率。进入2007年,全球经济隐患的负面影响将会加大,不过据国际机构预测,世界经济增长形势虽然略低于上年,但仍然可能实现较高水平的增长。
2、国际直接投资继续处于活跃期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初步统计,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1.23万亿美元,增幅达34.3%。全球经济持续增长,跨国公司盈利增加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促进了国际投资流动;另外,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和国际投资协定的迅猛增长,也为国际投资提供了有利保障和良好条件。预计2007年,国际直接投资将继续增长。
3、服务外包蓬勃发展,高技术产业转移加快
据《2006世界投资报告》显示,目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重点已经转向服务业。服务业外包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亮点。高技术产业国际转移加快,研发全球化和本土化趋势明显。据联合国贸发会议调查,中国正成为全球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的首选地,并有条件成为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主要承接地。
4、并购仍是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Dealogic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并购交易额达3.9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比2000年的巅峰时期还高出16%。其中,并购对象位于欧洲的交易额达到1.53万亿美元;美国的并购交易额总计1.44万亿美元;在除日本之外的亚太地区,并购交易额为3815亿美元。
然而,全球FDI增长也将面临一些风险,如主要经济体中出现的不稳定金融因素、石油及其他原材料价格波动、全球失衡持续扩大等。
(二)国内形势
1、国民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更加注重质量
2006年,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中国GDP首次突破20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0.7%,与2002年相比,增加近一倍。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比前几年有较大减少,体现了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
2、外资政策调整较多,更趋向于内外资政策统一
2006年,我国出台了《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补充规定》、《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企业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涉外法律法规,这对优化投资环境、规范外资行为、提高外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2007年,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重大法规,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也将于上半年出台。政策的基本取向是内外资政策趋于一致。
3、服务业外资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70%,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也达到了52%,而目前中国的服务业仅占40%。
随着批发零售商业、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业的行业准入限制逐步取消,将为服务业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中国政府正致力于营造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宏观环境,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以推动中国服务贸易更好更快地发展。
4、并购方式日益受到外资企业的青睐
由于国内一些制造业出现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滑,同时工业用地也日趋紧张,加之国内并购环境不断完善,使外商投资企业更加青睐以并购而不是绿地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跨国公司对我国服务业的并购投资也在提速。特别是在金融、保险、旅游、商业零售等行业,跨国公司多倾向于以并购方式投资,如汇丰参股交通银行、德勤并购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美国新桥收购深发展股份、摩根士丹利收购永乐家电。从整体来看,无论是案件数量、还是并购交易额,服务业外资并购都超过了同期制造业的外资并购。
(三)影响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因素
目前,影响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问题包括:
1、一系列利用外资新政策陆续亮相
去年以来,多项涉及外商投资的政策已经或酝酿调整,如企业所得税政策、人民币升值、贷款利率上调、出口退税率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等,这些变化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一方面,利用外资要实现由“量”向“质”的转变。过去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外资规模、注重以外资投入促进GDP的增长,今后要更加注重外资的技术含量、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利用外资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等;另一方面,要改变内外资企业差别待遇的状况,代之以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以两税合一为主要内容的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正体现了这样的特征。
不过,中国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并没有改变,对于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环境保护与节能、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外资,政府仍将提供优惠政策。同时,为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对现有外资企业给予一定的过渡期,以保证企业平稳运行。因此,预计不会对外资进入产生重大影响。
2、吸引外资的成本优势正在弱化
我国多数地区,特别是东部一些地区的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都在上升,致使企业成本不断上涨,外商投资收益相对降低,不少劳动密集型的投资项目已经或正准备向中西部地区和周边国家转移。东部地区利用外资面临着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和升级的问题,从“招商引资”逐步走向“招商选资”将是提升外资质量的重要途径。
3、其他国家的引资竞争加剧
近几年,南亚、东亚、拉美和中东欧国家以各种措施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一些发展中国家积极学习中国的经验,改善投资环境,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加之成本优势,对外资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如越南已成为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投资热土;印度吸收的外资持续增加,并超过韩国成为亚太地区仅次于中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第四大外资流入国。发达国家吸引的FDI继续回升,2006年,流入发达国家的FDI增长48%,达8007亿美元,占全球FDI流入的三分之二;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为3677亿美元,仅增长10%。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将面对竞争更加激烈的格局。
(四)吸收外资前景展望
预计2007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将呈现以下特点:
从总体上看,今年外商投资将保持去年的规模,或略有减少。
从投资行业看,服务业领域特别是银行、保险、零售业吸收外资的速度明显加快,而制造业领域的投资额可能进一步下降。
从投资国别看,主要投资国家和地区可能出现一些变化,来自欧盟的投资比重会进一步上升;如果不考虑服务领域的进入,美国对中国制造领域的投资不会出现较大回升;由于税收优惠的取消,来自自由港的投资将趋于减少。
从投资区域看,东中西部利用外资的总体格局不会有重大变化,但受成本、东部产业结构升级、中西部投资环境改善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劳动密集型投资将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从投资方式看,并购方式将更多地被外商采用,尤其是银行、保险等服务行业的并购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同时电力、燃气等能源生产和供应领域,钢铁、化工、水泥等基础材料工业领域,一些具有巨大规模和市场潜力的消费品生产领域也是外资并购的重点。
从项目含金量看,以适应性技术为主的研发项目投资可能会加快增长。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合作 版权声明

主管:中外商报有限公司  主办: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广告发行:北京市神州商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510852665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电话:010-52100121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2814439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西大街1号院 技术支持:山西博科硕

广告发行:北京新华信邦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农光里212号楼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电话:010-67326716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0205315/13241384465
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技术支持:中国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