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回到首页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工作证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煤炭市场 > 正文

FDI流动新趋势下投资服务应成第二引擎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9-29 12:04:55 人气: 标签:
    单纯依靠外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存在种种弊端,加快实施“双引擎”战略,创造一个有利的投资服务环境对吸引投资至关重要。
 
FDI流动新趋势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中国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投资热土。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8年1月数据,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FDI接受国,仅次于美国、英国、法国,位居全球第四。虽然中国引资的强劲势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前景依然看好,但中国引进FDI占全球跨国总投资的比重却呈稳中有降之势。中国要想跟上全球产业转移的步伐,要想在全球产业转移的格局中游刃有余,必须正确预测新一轮转移的发展趋势,适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前瞻性投资促进政策。
 
     随着全球产业转移层次的不断高端化,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特征:一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将进一步加速。跨国公司已控制了全球生产的40%,投资额的90%。美国《财富》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全球4万多家跨国公司中,92%以上考虑若干年内将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在已进军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中,90%打算追加投资;二是制造业外商投资逐步向高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领域转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技术含量很高的高端产品直接放到我国生产;三是服务业将迎来引资高峰。我国将逐渐加速服务业开放步伐,这为跨国公司扩大服务业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四是服务外包将成为服务业转移的主流方式。服务外包已经颠覆了传统产业分类模式,有可能引发招商引资的重大变革,这一新型方式将引领中国下一轮引资潮流;五是FDI将逐步向欧美等高质量外资分布格局转变,目前的群岛、香港等中小投资和内资回流投资将逐步减少;六是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数量将持续增加,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抢夺高层人才的竞争将不断加剧;七是文化产业引资潜力巨大。
 
国外投资促进新特点
 
     联合国贸发会议2007年度投资报告显示,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连续第四年出现增长,规模达到1万亿美元。其中英国、法国和荷兰的外资增长幅度名列前茅。美国以1929亿美元的总流入规模继续保持全球最大资本流入国地位,英国紧追其后,为1711亿美元。包括欧盟、美国、日本在内的整个发达国家版块所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规模约占全球FDI规模的65%,欧盟25国合占了40%。一些发达国家并没有税收优惠政策,为何FDI大多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动?这是因为其促进环境更加符合当今国际服务业转移和跨国购并的趋势。全球化产业转移对投资促进的最大影响在于促进理念的变化。在新一轮FDI的竞争中,发达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投资促进体系随着产业转移的不断加速,产生了与传统制造业截然不同的促进方式,承接产业转移竞争的焦点从优惠转变为以满足跨国公司服务需求为主线的软环境建设。
 
     产业转移新趋势下,各国投资促进的理念已悄然发生变化。一是透明促进。外资将更倾向于流向遵循国际惯例、政策透明的地区;二是促进服务能力将在世界范围内远距离充分体现,发达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先后在世界主要贸易国建立信息网络和服务机构,促进服务的触角已延伸到全球的各个角落;三是投资促进由过去主要依赖资金支持,将逐步发展为依赖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本,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简直就为投资促进插上翅膀,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本,将成为促进投资增长的强力引擎。印度为承接软件外包设立特殊区域,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仿真服务环境。印度政府投巨资为软件企业和海外的研发机构、客户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通信连接。现在印度的卫星通讯设施和互联网不仅使国内的各个软件科技园区的联系变得极其方便,而且可以使他们联系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四是投资促进将是对潜在和现有的投资者进行的全方位服务,促进服务更具个性化和时效性;五是文化环境已成为最具持续促进影响力的因素,文化环境构成了区域独特的比较竞争优势,文化与促进的结合将使投资服务更具人性化。
 
我国投资服务存在的问题
 
     2003年至2007年中国引入FDI总额从535.05亿美元增长至673亿美元,但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比重却从9.55%下降为4.37%。这种状况与当今持续增长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形势形成鲜明的反差,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吸引外资比重下滑?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国际资本流动更趋理性的趋势下,优惠促进的作用日趋减弱,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资金为代价,参与国际FDI的竞争方式正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我国以制造业为重心的引资格局与欧美以服务业为重心的资本输出不符。短期来看,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确实能吸引一定的外资流入,但优惠政策本身就是一个短期行为,常常会造成一些国际资本利用这些优惠政策的期限,大搞“短、平、快”项目,优惠期满就撤。长期来看,吸引外资并不是靠优惠政策,而是靠提供长期、一致的服务,特别是投资软环境的稳定性。优惠只是投资促进的点缀,投资服务才是投资促进永恒的灵魂。新一轮产业转移对环境的要求发生了质的变化,跨国投资对投资东道国的产业集聚程度、通信成本、消费环境、政策与制度环境、人才素质、文化气息及投资服务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吸引中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单纯依靠财税优惠政策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促进模式应由“投资优惠”升级为“投资服务”,因为投资者不单看中国家和地方的优惠政策,更看中投资软环境的改善。
 
     中国投资促进落后于发达国家可能有一个 “软意识”问题,中国投资促进转型速度与国际产业转移速度相差甚远。
 
     一是地方政府之间以政策倾斜、利益让渡为主要武器的促进形式基本雷同,所起促进作用越来越有限,相反,其负面影响却日益超过了我们的承受能力;二是促进的科技含量过低,国内促进信息资源没有很好的整合,国外促进信息网络几近空白;三是中介促进缺位弊端凸显。财政对中介促进机构的激励与培植长期搁浅,中介促进机构在组织规模、服务技术、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与我国引资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四是促进服务不充分严重阻碍了跨国投资。投资服务是中国投资促进中最薄弱环节,促进缺乏现代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滞后,促进效率明显低于国际水准。当前外资企业对投资服务需求强烈,投资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拖累了外资企业,使他们的商务成本居高不下,不能腾出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五是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促进的瓶颈,普遍缺乏复合型高素质促进人才。
 
“双引擎”促进战略
 
     虽然目前我国完全取消外资优惠政策的时机还不成熟,但鉴于单纯依靠外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存在的种种弊端,应加快实施“双引擎”促进战略,创造一个有利的投资服务环境对吸引投资至关重要。地方优惠促进的大量运用,实际是为掩盖投资软环境的缺陷,今后我国应通过体制优势、环境优势、管理优势和服务优势来吸引外资,而不是单纯依靠政策优惠或竞相提供投资激励措施,以避免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吸引外资时的恶性竞争。随着劳动力、土地、能源和环境成本的快速上升,中国将逐渐进入高成本期,“两税合一”的实施,标志着优惠促进的拐点已经形成,优惠政策的竞争必将升级为服务环境的较量。中国不应该成为“世界工厂”,投资促进也不能长期停留在制造业优惠的层次,着眼于实现跨国公司与当地经济长期双赢的可持续投资促进更加重要。当服务环境成为主要促进要素后,外资增长方式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FDI高速转移将成为可能。
 
     显然,在新一轮引进外资的竞争中,当务之急要从这种竞争格局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个性化的、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投资服务环境。一是投资促进要具有大国视野。眼界不要仅局限在吸引制造业上,应站在全球服务业和谐转移、绿色转移的高度,创新服务方式,引导FDI加速向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二是统一促进政策。投资构建全国连锁式投资服务促进中心,建立基本的投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提供标准化的投资服务,中心服务模式逐渐由全部供给向核心信息服务转变,非核心服务逐步实现“服务外包”的经营方式,最终将竞争性服务交给市场;三是重视已有企业的“调养或呵护”。要高度重视投资服务的高效率和服务对象的多样化需求,投资促进的关键在于“让现有的投资者满意”,唯此才可能寻求到更多的投资对象;四是信息是投资服务的第一资源。政府应加大对投资信息的科技投入,建立有效敏捷的信息服务网络,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技术的服务促进力;五是打造中国促进服务新平台。政府要逼迫自己克服中介促进这一软肋,重视对中介促进机构的培植力度,逐步摆脱直接参与促进的困境。政府要向全球公司学会管理和提供后台服务的先进手段,不断提高中介的投资服务技术水平;六是在人力资源培养上进行战略性投资,打造专业化的投资促进队伍,提供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投资服务。FIC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合作 版权声明

主管:中外商报有限公司  主办: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广告发行:北京市神州商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510852665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电话:010-52100121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2814439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西大街1号院 技术支持:山西博科硕

广告发行:北京新华信邦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农光里212号楼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电话:010-67326716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0205315/13241384465
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技术支持:中国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