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札记——芬兰模式偶感 芬兰这个在当今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富国,从一开始并没有任何特别的优势。除了茂密的森林之外,她没有其他值得夸耀的自然资源。她地处极北苦寒之地,土地贫瘠,人口稀少,有近半年的时间要忍受冰雪严冬。她没有辉煌的历史,曾经是欧洲默默无闻的边陲之地,久受异族统治,20世纪初才幸运地获得独立,六十多年前面对强大的苏联还在打一场生死存亡之战,侥幸得以保全。 但今天的芬兰,无论是在人均收入、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媒体自由度、政治廉洁度还是社会的公正与和谐方面,都在世界各国中居于很高的地位,也引得许多国家将芬兰作为一种模式来加以学习。芬兰在战后的成功当然有身处西方阵营、周边环境稳定等其他因素,但这些因素必定不能解释全部。芬兰人对教育、创新、社会保障、环保、公共道德的重视,他们互助、协作与平等的精神,以及严格的时间感与纪律感,都令人印象深刻,也必定与芬兰模式的成功有莫大的关系。当我们总在拿“人口多”、“底子薄”等所谓“客观国情因素”来为今天的落后辩解的时候,可否对比过芬兰的发展经历,并找出其中的差距,看看我们的教育体制、科研体制等与先进的做法相比,究竟落后在哪里?而随着中国经济取得了一些成绩、国际形象有所改善,又有一些人盲目乐观地鼓吹“奇迹”和“盛世”,当此之时,芬兰人冷静平和、居安思危的心态,不是也值得国人深思吗?(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