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农村合作医疗卫生领域的现状与问题 河北省大城县医院 黄汝珍 摘要: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现有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因此亟需改革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构建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农村 农民 医疗保障 农村合作医疗 如何建立有利于人民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卫生制度体系。一直是“两会”代表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发展严重滞后,存在很多问题,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1、农村卫生医疗基础设施较差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是为农民提供基本预防和医疗保障的,用基层的话说就是“县是龙头,乡是枢纽,村是网底”。但做为“枢纽”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却是生存困难,导致了“枢纽不灵,网底不牢”的严重现象。相当一部分村卫生所无房屋,靠听诊器、血压计和体温计这“老三样”来诊病,严重影响了农村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前全国有相当多的村卫生室演变为个体或个人联办的卫生点。不可否认,大批私立卫生所的建立,方便了群众就医,但由于私人诊所的趋利倾向,他们一方面不遗余力的强化医疗功能,另一方面也在不同程度地削弱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公共卫生功能。 2、农村专业医疗人员紧缺 农村的医疗服务质量很低,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专业的卫生人才。目前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中,中专学历和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分别占53%和36%,无学历的卫生人员也不少,还有一些是传统的赤脚医生。其医疗水平和医疗技术相对较低,医疗方法也不是很科学。对于素质不高的农村卫生人员来说,诊断常见病、多发病都成问题,难以开展日常的预防保健工作,更何况要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最大的问题是专业的医疗人才不愿意来。由于没有一个合理的人才机制,即使人才来了也留不住。再加上多数农村卫生院的资金不足,条件差,工资低,就更加吸引不了医疗卫生专业人才。人员素质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卫生服务提供能力和质量的提高,导致农民不愿意去农村医疗机构看病。 3、农民医疗费用的迅速增长 近20年来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市场化改革,把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农村公共卫生事务也推向市场,以期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效率,减轻政府负担,减少民众医药支出。经济市场化促进了农村社会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而医药卫生领域在缺少公共支持的情况下转向市场,增大了农村全体居民特别是贫困群体的健康风险。政府在医药方面的支出较计划经济时代增长数倍甚至十余倍,而受益群体较计划经济时代大幅度减少,居民个人医药支出持续增长,致使弱势群体越来越难享受医疗服务。 医疗行业市场化和缺乏必要监督管理,造成了我国医疗和药品市场不规范;药品采购过程中腐败现象严重,致使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药品价格大幅度加价;有的医生为捞取回扣乱开处方,医疗用品质量令人担忧。而最严重的问题是医疗费用的大幅提高,超过了农民实际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给农民看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据统计分析,从1990年到1999年,农民平均纯收入增加了3.2倍;但同期卫生部门统计的每人次平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则分别增长了7.3倍和6.1倍。虽然在农村的医疗费用相对低于城镇水平,但医疗费用的增幅仍大大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多的农民无力承担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农民无钱看病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较为严重。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障,以保证最基本的卫生健康。 4、政府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农村卫生费用投入严重不足。我国农村占总人口的70%,但仅占不到20%的卫生资源。农村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投入的比重在1991年至2000年间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的农村卫生投入比重由12.54%下降至6.59%,社会的卫生投入由6.73%降至3.26%,而同期农民个人直接支付费用从80.73%上升到90.15%。 我国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拉大了城乡差距。1998年政府在卫生事业上投入587.2亿元,其中只有92.5亿元投向农村,仅占政府投入的16%。同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3776.5亿元,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使用的份额不到20%。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占有的卫生资源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即70%的农村人口只占用了20%的医疗资源和设施。这样造成了城市医疗设施、医疗技术人员的大量闲置和浪费,而农村很多乡镇卫生院基础医疗设施很差,缺少高水平的医务人员,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要求,从而形成了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现行农村医疗合作体系使得农民的基本医疗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农村合作医疗长期以来是通过行政命令等手段强制推行的,没有法律规范,主观随意性大,而且政策多变,因而使农民无所适从。 总之,看病、吃药是百姓生活的细节,也是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大事。但是,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了老百姓的一块心病。中国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约有48.9%的城乡居民有病不就医,29.6%应住院而不住院;在住院患者中,主动提出提前出院的比例为43.3%,其中六成以上是因为支付不起相关费用而提前出院;农民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更是从1998年的63.7%上升到75.4%;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民占全部贫困农民的比例上升到33.4%。2007年全国“两会”前夕,人民网做了一项“2007年‘两会’百姓最关注的话题”网上调查,在社会类问题的十个调查中,“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以5509票(截止2007年2月7日)位居榜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