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回到首页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工作证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环球扫描 > 正文

职位薪酬在企业的应用情况及对策分析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9-14 10:02:57 人气: 标签:
 
职位薪酬在企业的应用情况及对策分析
新疆地矿局    安丽
 
 
摘要企业如何吸引、招聘合适的人才;如何激励、留住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其中,薪酬是重点研究对象。本文就职位薪酬在新疆企业应用情况的分析,探讨薪酬制度如何更好的趋于科学化、完善化、人性化。本文结合新疆企业,通过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薪酬设计的分析,发现现行的职位薪酬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及建议,希望能通过贯彻全面的薪酬制度、实施与绩效挂钩的激励薪酬来弥补现行的职位薪酬中存在的不足。从而通过合理的薪酬制度来反映及评估员工们做出的贡献、强化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加强企业内部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组织吸引和留住必需的人才、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本、为赢得公司的竞争优势奠定基础。
 
关键词: 职位薪酬  激励
薪酬广义地理解,是指劳动者依靠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劳动报酬的总和。它包括直接的或间接的、内在[①]的或外在的、货币的或非货币的所有形态的个人收益。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薪酬是人力资源价格。从分配的角度来看,薪酬是企业对员工人力资本要素贡献的回报。就现行的较为常见的分类法,一般将薪酬分为基于职位的薪酬、基于技能的薪酬和基于能力的薪酬三类。
职位薪酬[②],即首先对职位本身的价值作出客观的评价后,再根据这种评价的结果来赋予承担这一职位工作的人与该职位的价值相当的薪酬的一种基本薪酬决定制度。
1职位薪酬体系的应用情况
职位薪酬是比较传统的一种薪酬模式。因为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工同酬,可以说是一种真正的按劳分配体制。同时,它是按照职位系列进行薪酬管理,操作比较简单,管理成本较低。再者,职位晋升和基本薪酬增加之间的连带性加大了员工提高自身技能和能力的动力。所以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职位薪酬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薪酬决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职位薪酬的适用性分析
企业薪酬的制定应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前提,符合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因此,薪酬也应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位薪酬主要适用于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中小型企业。因为进行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设计的前提是: 公司必须有清晰而明确的发展战略,科学的组织结构设置,规范的职位体系。且职位定价的出发点是:工作分析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工作说明书,说明工作职责、管理权限、任职资格(基本条件和期望条件)。而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其发展战略一般是开发产品、扩展市场,需要优秀人才的加盟。但由于资金、规模、知名度等方面的劣势,对于竞争激烈的优秀人才来说,必然会存在一些选择上的风险。因此,职位薪酬仅适用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企业,而不适用于萌芽期或衰退期的企业。 
薪酬体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活有效的薪酬制度对激励员工和保持员工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自90年代以后,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开始从原来的金字塔状职能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转移。在扁平型组织中,员工向上垂直流动或晋升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个人和组织的成功也主要取决于绩效和员工的“横向成长”--即新的技能和能力的获得。
因此,现行的职位薪酬体系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不能满足追求生活质量的新一代劳动者的要求。这是因为现行的职位薪酬体系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
(一)森严的等级结构
    在职位薪酬体系中,每个职位根据价值评估分数的高低被归入高低不同的等级,而职位的高低也就意味着权力的高低,这样企业就为成百上千的职位建立起了一个结构严密的“职位金字塔”。而每个职位都有详细的职位说明书,每个员工据此可以知道自己应当对什么负责,但另一方面也就知道了自己无须对什么负责。
    这种森严的等级结构将员工固定在一个个职位上,员工很难有机会从事其他职位的工作。因为每个职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员工职位的变化意味着他的工资也要作相应的变化。但是,职位的变化却并不一定意味着员工知识、技能的变化。因此,在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中,员工职位改变总会遇到这样的矛盾。这种矛盾进一步加剧了组织缺乏灵活性和弹性的现象。
(二)不利于员工职业发展
    在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中,通常是管理类的职位落入高工资等级,而其他类型工作的职位则一般很难进入高工资等级。专业人员(比如培训专员、会计等等)在工作了一定年限以后报酬就很难再提高了,因为在他所在职位的薪酬等级中,他们已经达到了最高标准,向上已经没有提薪空间了。
(三)制约员工知识、技能提高
在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中,职位说明书对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职责作出非常清晰而且具体的规定,但由于等级结构严密,导致决策链条过长。如果在一线出现了问题,信息通过正式渠道传递到上层,上层决策以后,解决方案再通过正式渠道下达到一线,一线人员根据上级的指示解决问题。这种通过正式渠道、从上至下的决策方式,使得一线员工难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一线员工最了解自己的工作,也最了解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他们通过长时间的工作,在本专业领域成为专家,如果适当授权让他们解决问题,不仅更有效,而且员工的知识、技能也可以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得到提高。
薪酬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能够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而使用不当则可能给企业带来危机。建立全新的、科学的、系统的薪酬管理系统,对于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生存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而改革和完善薪酬制度,也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对于薪酬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薪酬既不是单一的工资,也不是纯粹的货币形式的报酬,它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激励,比如优越的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氛围、培训机会、晋升机会等,把这些方面很好地融入到薪酬体系中,使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完美结合,使物质和精神并重,这就是全面薪酬制度。
全面薪酬制度摒弃了原有的科层体系和官僚结构,以客户满意度为中心,鼓励创新精神和持续的绩效改进,并对娴熟的专业技能提供奖励,从而在员工和企业之间营造出了一种双赢的工作环境。
(二)采用宽带型薪酬结构
宽带型薪酬结构是为配合组织扁平化而量身定做的,它打破了传统薪酬结构所维护的等级制度,使工资的等级减少,而各种职位等级的工资之间可以交叉。这样有利于企业引导员工将注意力从职位晋升或薪酬等级的晋升转移到个人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方面,给予绩效优秀者比较大的薪酬上升空间。其次,宽带型薪酬结构以市场为导向,能密切配合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变化。再者,实施宽带型薪酬结构有利于推动良好的工作绩效。
员工在福利方面的偏好是因人而异,非常个性化的。因此,可采用弹性福利计划。弹性福利计划又叫“自助餐式的福利计划”,即让员工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福利组合。这种弹性福利计划印证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尊重了员工的自我需求的价值。它相对于原有的缺少主动权和被尊重感的福利计划,更容易使员工意识到新的弹性福利计划所带来的乐趣。同时,弹性福利计划通过提高员工的自主选择权,促进了员工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强化了组织和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从而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外部信息:即相同地区和行业,相似性质、规模的企业的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价值取向等。通过薪酬调查获得的外部信息,能够使企业在制定和调整薪酬方案时,有可供参考的资料。
内部信息:即员工满意度调查和员工合理化建议。满意度调查的功能并非了解员工对薪酬是否满意,而是了解员工对薪酬管理的建议以及对薪酬管理的哪些方面不满,进而为制定新的薪酬制度打下基础。
   总之,企业可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价值取向制定选择本企业的薪酬结构,不断地更新内部和外部信息。通过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独特的福利机构来反映及评估员工们做出的贡献、强化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加强企业内部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组织吸引和留住必需的人才、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本、为赢得公司的竞争优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燕平,张玉静.战略性薪酬设计—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推进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1期
[2]刘昕.薪酬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刘昕.宽带薪酬:一种新型的薪酬结构设计形式[J].人力资源研究与开发,2003年第4期
[4]乔引华,蒋刘涛.薪酬与企业绩效[J].企业活力,2006年第1期
[5]杨俊杰.薪酬在企业成长中的角色[J].经理人,2006年2月号
[6]曹伟慈.5措施应对薪酬管理难题[J].经理人,2006年2月号
[7]杨萍,林聪.基于企业文化的薪酬制度[J].经营管理者,2006年第4期
[8]张建国.薪酬体系设计[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①]  “内在薪酬是指劳动者在企业从事工作、劳动所获得的收益,外在薪酬是指劳动者在企业从事工作、劳动之外所获得的收益。直接内在薪酬是指富有意义的工作性质带来的好处;间接内在薪酬主要是指优越便利的工作条件带来的好处。直接外在薪酬,一般是企业依据劳动者贡献大小直接支付给个人的货币报酬;间接外在薪酬,即通常所说的‘福利’,它是以组织成员身份而享受的组织提供的待遇。”李宝元. 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②]刘昕. 薪酬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合作 版权声明

主管:中外商报有限公司  主办: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广告发行:北京市神州商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510852665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电话:010-52100121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2814439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西大街1号院 技术支持:山西博科硕

广告发行:北京新华信邦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农光里212号楼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电话:010-67326716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0205315/13241384465
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技术支持:中国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