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12月3日,84岁的宪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崇德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要保障中国梦的实现,特别是理性地推进改革,必须要依靠法治。”12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负责人梁鹰告诉记者。 2013年是党和国家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开局之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中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大部署。 那么,该如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共铸伟大中国梦? 保障宪法实施是“最重要路径” “12·4”法制宣传日,也是我国现行八二宪法的实施日。记者统计,2001年以来的13个法制宣传日中,有6次的主题与“宪法”相关。 “宪法与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都离不开信仰、尊崇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史小红告诉记者,宪法作为我国根本大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国体、政体,明确了要尊重和保护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重要原则。 “几十年来,宪法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发挥了伟大的作用。”许崇德表示,我国八二宪法实施至今,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巩固国家根本制度、保障人权、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宪法不断与时俱进,更加符合国家的实际情况。 《决定》提出“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决定》是一个伟大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件,《决定》对宪法的强调体现了法治的进步。没有宪法法律的保障,中国梦是难以实现的。”许崇德表示,保障宪法实施,是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路径,也抓住了依法治国的根本。 “尊崇宪法法律,就要达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要求。”许崇德说。“在生活中,我们如果做到尊重和保护人权、尊重法律,也就是对宪法的尊重。”史小红说。“全社会要信仰、尊崇宪法和法律,将其凝聚为最大的社会共识。”梁鹰表示,当前改革的过程中,因为利益主体、思想的多元,形成共识并不容易,而法律是最大的社会公约数,有利于推进触及各种利益调整的深层次改革。 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龙头环节” 对“法治”的内涵,亚里士多德曾这样阐述:已有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对立法质量的期待,是法律人不变的追求。“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然已经建成,并不等于‘天衣无缝’了,还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继续‘上台阶’。”许崇德表示。 “所有重要的制度最终都以法律来体现。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其重要载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立法是法治建设的源头环节也是龙头环节,龙头起来了,龙就腾飞了。”梁鹰表示,当前和将来一个时期,立法要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措施,为引领、推动和保障改革发挥重要作用。 梁鹰介绍,目前立法的主要任务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在适时制定新法的同时,着重修改完善已有的法律制度。立法要重点关注民生、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等领域;修法要围绕改革,关注环保法、土地管理法、预算法、税收类法律等。 有了法律体系后,有法可依的问题已基本解决。梁鹰分析说,当前群众更在乎法律“管不管用”、能否解决问题,“对群众而言,判断法律好不好的标准其实很简单——通过每一次法律诉讼、利益博弈,自己的权益能不能维护、诉求能不能实现?” 如何提高立法质量?“如果过去说立法‘宜粗不宜细’,现在对立法的要求是‘能具体则具体,能明确则明确’。”梁鹰表示,要让群众清楚权利义务的边界,立法就要精细化,所以要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为此,要加强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加强调查研究;完善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通过座谈、听证、评估、公布草案等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要保障好法律的有效实施。”梁鹰表示,为了防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人大要把“一府两院”监督好,以防止法律原意被曲解,防止选择性执法等。 让“公开公正”增加民众福祉 11月27日,中国裁判文书网与各省高级法院裁判文书传送平台举行联网仪式。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对裁判文书在互联网公布实行“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审判文书在网上公开,能让群众随时随地查询,是一种法治的进步。”12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曾香桂告诉记者,这种“公开”有利于消除人们对司法机关的“神秘感”。 “深化司法公开,能促进司法公正,增加群众对司法工作的信任。”史小红分析认为,实践中,人们之所以对法律不够尊重,司法“不公开、不公正”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史小红近日参加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我了解到,检察机关正在深入推进检务公开工作。”史小红介绍,检察机关正在建立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诉等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制度,实现当事人通过网络实时查询举报、控告、申诉的信息等制度。 “从《决定》看,三中全会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力度很大,包括改革管理体制,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等,涉及了各个方面。其中去行政化、地方化的内容让人们对司法公正更有信心。”史小红表示,要落实改革内容,关键在于司法机关如何落实,这需要全体法律人共同努力。 “公开公正”也是人们对行政执法的期待。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雷晓凌告诉记者,今年8月她参加了广东省湛江市的餐饮行业整治执法检查。“最大的感受是经营更规范了。执法部门对食品卫生检查常态化,对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监管都比较到位。”雷晓凌表示,行政执法机关着力厘清执法机关职责权限、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深入推进综合执法正在日益见成效。 如何让行政执法增加群众福祉?史小红建议,行政执法要杜绝粗暴执法,用“公开公正”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执法方式;对重点领域,如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要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等。 “领导干部应带头提高法律意识” 为了实现中国梦,社会各界该如何弘扬法治精神? “领导干部应带头提高法律意识。”史小红认为,一些领导干部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用行政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还在,所以,领导干部应带头学会运用法律方法、法治思维。其中,法治思维是最重要的。 在史小红看来,广大司法执法人员也要提高法治素养,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只有法治才能保障中国梦稳步实现,从这个角度讲,弘扬法治精神,全体社会成员都责无旁贷。” “所有人都应该树立起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之心。”梁鹰认为,不少官员忏悔时把原因归结为“疏于法律学习”,这是不全面的。法律的要求是比道德更低的“底线要求”,正如老百姓知道不能杀人放火、不能抢劫偷盗,官员知道不能以权谋私、不能贪污受贿、不能巧取豪夺,这都是不需要深入学习法律就应有的常识。所以,官员犯罪的深层次原因还是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不是不知法,而是不畏法。 公众对法律的敬畏如何体现?梁鹰认为,公众要有“底线思维”,即遵守法律规定的行为界限,不逾越、触碰法律底线,在生活中信仰、尊崇宪法法律,绝不践踏、藐视法律,绝不凌驾于法律之上。“有了信仰基础、道德基础、社会基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才能一体建设,中国梦才能最终实现。”梁鹰说。 “弘扬法治精神,要从幼儿园的娃娃抓起。”曾香桂告诉记者,法治环境建设要从基础抓起,如她所在的广东省东莞市一些幼儿园已设置了交通法规、人身权利保护、食品卫生安全等法治宣传课程。 “希望大家继续学习宪法,还要结合当前的形势、自身的工作,把宪法的精神贯彻到实践中。”许崇德表示,中国梦无止境,改革的步伐、法治进步也是没有止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