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何去何从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徐恩景 摘要:我国在上市公司率先实行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这是我国会计走向国际化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而在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中,矛头直接指向会计准则,认为第157号美国会计准则要求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我国刚刚广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新准则面临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本文从会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试图探讨出金融危机下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何去何从。 关键词: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计量 一、引言 金融危机爆发后,社会各界一方面忙着原罪,即找出罪魁祸首;另一方面积极寻找应对危机的举措。在前一方面,人们从次贷危机追溯到衍生金融产品,追溯到市场及市场信用;在后一方面,政府开始“国家干预”,替代失灵的自由市场。在这一过程中,令会计界人士没有想到的是,金融危机也扯上了会计:公允价值成了金融危机的原凶之一;会计也成了金融危机的救“市”主。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成了金融界与会计界在危机拯救中的一个争议热点。 二、公允价值计量近期动态评述 1、 我国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实行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 2、目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将大部分对外投资放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进行核算,这些投资市价的波动就直接影响资本公积,浮亏却没有在利润表中得到反映。 3、面对越来越大的对公允价值质疑的声音,在美国参众两院刚刚表决通过的救援法案中,赋予了SEC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权利,并要求SEC在未来90天内就公允价值对金融业的影响进行一个全面的研究。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在最新发表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认为,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其中一个关键挑战,就是要改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框架,以加强市场约束和促进金融稳定。 三、会计计量与金融危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1、金融界人士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在次贷危机中造成了顺周期效应,即市场高涨时,容易出现金融产品价值高估,市场低落时,容易出现金融产品价值低估。在金融危机蔓延过程中,美国一些银行家、金融业人士和国会议员将矛头指向了第157号美国会计准则。他们认为,该准则关于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在金融危机中起到了发生器与助推器作用,即在市场大幅下跌和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导致金融机构按市价大幅减计资产,使亏损增加,资本充足率下降,引起市场加大资产抛售力度,进而形成“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推动并加速恶化了金融危机。他们并认为,失灵的市场常常意味着没有什么价格可以让金融机构作为基准来“盯住”,如果金融机构不必按市值计量其金融资产,金融危机就会消退。 2、会计界人士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与金融危机无关。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研究主管韦恩·阿普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会计准则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它只是跟随市场,并非领导市场。德勤亚太区金融服务领导人菲利普·哥特表示,现在的金融危机原则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会计问题,我们不希望看到公允价值的废除。相关人士并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才是最能体现公司财务状况的计量方法,尤其适用于金融衍生产品。在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不仅没有火上浇油,反而使危机更快暴露出来,让投资者尽快看到了真实情况。他们提出,面对金融危机,更应该考虑如何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规定,使其更好地体现特殊情况下的资产价值,而不是全盘否定这一计量方式。 3、分析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纷争会发现,两者的立足点并不相同。 会计界的观点建立在会计的“反映”功能基础上。他们认为,会计只是“温度计”,而企业财务状况好比人之身体温度,前者只能“如实反映”后者的高低,而不能决定其高低。在他们看来,市场价格是金融资产价值的现实表现,会计不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则不能“反映”金融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这必然违背了会计的真实、充分披露原则。 而金融界的观点则主要建立在会计的“调控”功能基础上。其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攻击路径具体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市场失灵,市场价格是不足作为计价基准的,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机构不得不根据市场上的“挥泪甩卖价”计量金融资产价值,计提巨额的资产减值,这与金融机构按内部估值模型计量的结果有很大差异。二是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导致极大的帐面损失,强烈地冲击了投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狂潮,起到了金融泡末发生器的作用,不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危机就会消退。前一攻击路径直接针对会计反映功能,即公允价值计量并非就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实际情况,而后一攻击路径则并非直接针对会计反映功能,而是强调会计反映结果对市场的反作用,即会计对市场的积极调控性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具有金融泡末发生器作用。前一路径是基础,后一路径是主题。大多数时候,金融界人士的攻击重点直奔其主题,即宣称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泡末发生器。 会计反映论和会计调控论,是两种不同会计价值观,或者是两种不同的会计目标定位。在表象上看,会计反映论捍卫真实、公允的道德价值;会计调控论捍卫有效、有利的经济价值。会计价值观与会计目标定位不同,受其主导选择的会计制度也不同。会计反映论追求如实反映,要求“现实是怎样的,会计就应怎样反映”——会计应选择“按反映现实的会计制度”进行反映。会计调控论追求会计对经济运行的有效影响,要求“怎样是对经济有利的,会计就应怎样反映”——会计应选择“按有利于经济运行的会计制度”进行反映。体现在金融危机拯救行动中,会计界立足会计反映论,选择捍卫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其目前采取的主要行动是优化非活跃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计量。金融界立足会计调控论,将会计作为一项金融调控手段或金融危机拯救工具,选择终止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 四、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何去何从 1、从西方各国目前采取的实际行动看,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社会各界似乎不可能完全倾听会计界的说辞,公允价值也很难从金融危机及相关拯救行动中干净抽身。 2、中国证监会的高度关注,在上海召开2008年会计监管工作会议,对2008年年报审计和加强资本市场会计监管与服务工作做出部署和安排。 3、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被设定非常严格的限制条件。为了与国际准则实现实质性趋同,财政部在制定新会计准则时确实加大了引进公允价值的力度。但在制定新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财政部始终坚持既要与国际惯例趋同,又要立足于中国现实的原则。财政部十分清楚,尽管我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中国依然是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市场仍处于早期的发育阶段。在这种现实的经济环境下,很多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有时难以取得,或者不能可靠计量。因此,财政部在引入公允价值过程中十分审慎,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设定了非常严格的限制条件。新会计准则凡是规定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在行文中都嵌入了一个醒目的“救济条款”或“豁免条款”,即不能获得公允价值信息,或者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仍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这种做法事实上将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主要限定在第一和第二层次上,即存在活跃交易市场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按市场报价确定,不存在活跃交易市场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按类似资产和负债可观察到的市场价格确定。至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不论采用何种估值模型,除非上市公司能够证明其可靠性,否则,其运用将受到严格限制。在引入公允价值时嵌入“救济条款”或“豁免条款”,堪称是一种制度创新,在倡导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3、受托责任的界定和评价应当拓展和延伸,既要考虑投入产出比,还要考虑上市公司管理层对投资者投入要素的价值管理。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呼吁上市公司提供公允价值信息。 参考资料: [1] 业会计准则2006 [M]科学出版社 2006年2月 [2] 业会计准则2006应用指南 [M]科学出版社 2006年2月 [3] 陆宇建 张继袖 刘国艳 基于不确定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 [J] 会计研究 2007年第2期 [4] 冯爱波 浅谈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及规范公允价值计量模式[J] 绿色财会 2008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