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回到首页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工作证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目的地 > 正文

德国遭遇脑力流失之痛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10-12 9:23:40 人气: 标签:
人才流失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容易理解的,但是,作为发达国家的德国,却也正遭受大量人才流失之痛。
事实上,德国向外国移民已经持续了多年。有证据表明,离开德国的专业人才数量一直在增加。德国政治家和公司高管们都警告说,德国正在流失的都是最好、最聪明的人才。

德国脑力流失严重

最近几年来,德国的各种专业人才纷纷走出国门,寻找工作机会。德国政府公布的统计显示,2005年共有14.48万名德国人移民离开德国,而2001年这一数字仅为10.95万人。同时,2005年仅有12.81万名德国人从海外回国定居,比2004年减少了近5万人。2005年迁居国外的德国人数量超过了回国的人数,这还是近40年来第一次。
仅2006年就有14.5万人移居国外,为1954年以来历史之最。移居者一半以上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不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是一个预警信号。
由于欧盟内部人才流动比较自由,从德国流失的人才,去得最多的仍是欧盟成员国如英国等。欧盟之外,美国自然是最受欢迎的目的地。有一成以上计划离开德国的人希望到美国寻找工作机会。据了解,中国对德国也颇具吸引力,许多人把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看成德国恢复经济的引擎。
德国的人才外流,不仅仅是表现为本国人才流失,也意味着外来的人才无法留住。德国政府机关出台政策吸引外国技术人才来德国工作,结果是来到德国的人要远远少于计划招聘的人数。原因是小型的高科技公司纷纷宣布破产,大的公司则忙着裁员,即使再有能力的人,哪个公司有能力接收呢?
德国学术基金会联合会2006年进行了一项对在国外工作的德国人和在德国工作的外国学者的调查。90%的被调查者表示,疲软的就业市场是他们离开或者准备离开德国的原因,有70%的德国人在国外生活期间能够找到工作,而在德国生活的外国人只有32%可以找到工作。
人才流失潮也在德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里上演。霍夫曼是德国图宾根大学药学研究所一位年轻有为的药理专家,在先后完成了博士学位、博士后和教授准备期的研究之后,苦等多年仍看不到在德国大学升任教授的希望,他断然卖掉了3年前盖起的花园住宅,辞去了在德国大学的教职,前往美国圣迭戈大学担任教授。
无独有偶,卡尔斯鲁厄大学一名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医学专家林敏生,尽管在德国大学也获得了同样的机会,但最后也决定选择一所美国大学去做博士后。近年来德美两国科研和学术交流相当频繁,但是,德美间的人才交流却往往成了指向大西洋西岸的单向通道。据德国有关方面的统计,在德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每7人中,就有1人前往美国从事研究工作。
而德国的高级人才也是世界各国挖掘的对象,德国一家知名猎头公司最近就接受了50多家美国,英国和亚洲国家的委托,在德国为他们物色优秀人才。据这家公司介绍,近两年来来自其它国家的对德国高级人才的需求翻了两番。

脑力流失症结何在

眼下,德国的人才流失潮让德国各界人士都十分担心。德国已经是一个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社会,而且人口出生率又很低,年轻有为的德国人却又都忙着出走。
德国对医药、学术研究和工程类人才的吸引力正在下降。离开德国的专家列出了种种离开的原因,如长期失业、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差、官僚政治气氛严重、税负沉重、经济表现疲弱等。虽然德国经济近期已经好转,但在活力上仍落后于美国。
据称,离开德国的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他们离开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本国没有工作岗位,对德国的经济现状失望而离开的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
德国的公司大都在忙着裁员以降低成本。德国经济和劳工部长不久前就承认,今年德国的失业人数将会上升到500万。这将是一个惊人的新记录。
除了就业问题之外,德国高校等级森严的制度,以及复杂而漫长的教授准备期也是学术研究类人才离开的重要原因。德国教授的平均年龄为40岁。从拿到博士学位到晋升为教授,要经历漫长等待。在医学界,医生的职业生涯很难获得发展,只能进入体制后耐心等待。据称,2005年就有2300名医生决定离开德国。
另外,工作待遇低于其它先进国家,也是造成德国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德国科研人员是按级别拿工资的,待遇和个人的研究成果并不挂钩,而美国科研人员的平均工资要比德国高出3到4倍。即使是在欧洲,德国的科研人员收入也不算高,比如瑞士的化学科研人员的工资就要高于德国科研人员,而瑞士的税收和社会保险支出却比德国要低。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德国本国的年轻人才正在流失。一些在海外从事研究工作的德国科研人员认为,德国应该塑造自己的明星科研机构和明星科学家,要允许这些科学界的明星凭借自己的超众才华吸引科研基金和企业投资,而那些没有业绩的教授或者科研人员应该尽快让位。根据资助德国科研人员去海外研究的德国基金会统计,43%在海外工作的德国科研人员不打算返回德国,而还有43%的德国科研人员表示不清楚自己将来是否会回到德国。
此外,信息技术类人才的短缺,也是德国一个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分析人士指出,造成当今德国信息技术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是过去轻视、抵制技术的恶果。80年代中期德国人反对和抵制计算机。在这种影响下,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报考高校自然科学领域的人骤减。信息技术行业人才短缺的另一个原因是,在该行业发展最重要的初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及90年代初期,德国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发展条件明显恶化,致使没有人愿意从事该行业,一些公司不得不迁出德国。这也是今天德国计算机行业后继乏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才战略任重道远

为了吸引“最好的大脑”,德国最近几年出了不少高招,一方面吸引外国高级人才来德国,一方面设法留住本国人才。
为了吸引外国尤其是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的高级信息人才,德国开始推动“绿卡”项目。为此,还专门颁布了吸引外国高级电脑人才的特别法规,为他们来德国大开绿灯。
根据这个法规,外国电脑专家如果在德国找到了工作单位,就可以获得5年的工作许可。他们的年薪最起码是3万多欧元。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法规允许他们的配偶以及年龄小的子女一同来德国生活。经过一段时间,配偶还可以获得工作许可。这些条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信息人才尤其有吸引力。“绿卡”项目至今已为德国获得了1.5万名信息技术行业的外国高级人才。
政府有关部门还和信息技术行业联合起来,简化外国信息技术人才来德国定居的手续,“绿卡”申请者通常一个星期就能办好手续。作为一个比较成功的吸引外国高级人才的范例,德国政府还准备把“绿卡”项目推广到所有需要引进高级人才的领域和部门。
除了引进外,在德国留学的外国学生也是德国争取的对象。德国对有关法规进行了调整。根据新法规,外国毕业生如果被德国企业或其他单位聘用,就可以获得德国居留许可;对于暂时未找到工作的,则有一年的居留时间用于寻找工作。
为了让人才与用人单位接触更方便,德国人才管理部门建立了信息丰富的人才信息系统,在系统中储存着各领域大量的用人单位求才信息和高级人才求职信息,双方可以在这里直接建立联系或进行双向选择。许多来德国工作的外国人才都是通过这个途径找到工作的。
德国劳工局还设立专门机构,随时跟踪德国高级人才市场,制作年度报告,对每一个需要高级人才的行业进行就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为高级人才就业提供权威的指导信息。
为争取在国外工作的德国高级人才回国,德国成立了一个 “德国学者组织”,专门致力于为有意回国发展的德国人才联系企业或单位。德国政府以及研究机构还投入了上亿欧元的资金,启动了“赢取大脑”工程,目的是挽留德国本土人才和吸引外国人才到德国来。此举不但留住了大量德国籍研究人员,还吸引了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高水平研究人员。最近几年德国基因工程研究的巨大发展就受益于“赢取大脑”工程。
同时,德国教育部门与各大研究机构联手,成立了“促进教育与研究联合行动组织”,致力于推动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体制进行改革,使之对人才更具有吸引力。联邦教育部还实施“年轻教授计划”,从2001年开始实行以来,已产生了800多名年轻教授,其中有不少是外国人。
大量国内外高级人才的到来,除了直接创造出大量优秀成果之外,还为德国的长远发展作好了铺垫。
然而,纵观“绿卡”政策施行过程,这项人才吸引政策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目的。一是世界经济低迷导致IT产业迅速跌入低谷;二是德国“绿卡”居留期限仅有5年,使外国人才有不安全感;三是IT“绿卡”持有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定得过高,在德国西部为年薪39600欧元,东部为32700欧元,这使企业感到负担沉重,而“绿卡”持有者在德国要缴纳高昂的所得税,离境后却不能享受到德国的各种社会福利,积极性受到挫伤。此外,语言限制也是一个不利因素。
国际人事咨询公司基恩鲍姆的塞尔吉·弗朗克认为,德国要做到吸引外国人才和留住本国人才的道路还很遥远。“就象请个人到家里来,房子里不漏水,不错,但还缺暖气。这幢房子是吸引人的,就象德国是吸引人才的一样,但要赢得人才,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德国的吸引力!”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合作 版权声明

主管:中外商报有限公司  主办: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广告发行:北京市神州商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510852665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电话:010-52100121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2814439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西大街1号院 技术支持:山西博科硕

广告发行:北京新华信邦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农光里212号楼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电话:010-67326716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0205315/13241384465
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技术支持:中国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