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回到首页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工作证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安全生产 > 正文

巨额外汇储备,是一味出口坐等美元贬值,还是注重效益成为中国由大国到强国的催化剂?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10-31 10:18:59 人气: 标签:
巨额外汇储备,是一味出口坐等美元贬值,
还是注重效益成为中国由大国到强国的催化剂?
 
众所周知,外贸出口(外汇输入)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带动就业、促进工农业生产、提高开放程度等功勋卓著,因此我国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拉动外贸尤其是出口的增长,相比之下,外贸进口(外汇输出)的经济社会效应就不那么明显、受关注程度也不那么突出,而且,在相当多的地方和企业看来,只要出口交货完成、外汇(主要是美元)收进,一个微观经济循环就成功完成了,至于收进来的外汇作用几何、应如何使用,考虑的就少得多了。
    还是众所周知,我们的出口产品附加值总体较低,外贸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利润不高,因此,我们对外付出的是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赚到的钱却不多(而发达国家利润却相对较高),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落后了一大截,相比发达国家来说吃了亏;更令人懊恼的是,我们的问题还不仅在于此,我们用那么多商品换回来的美元,难道就是稳如泰山的财富、就那么保险吗?因此,如果说在第一阶段外汇引进我们因各种原因没能“占到便宜”,那么在第二阶段外汇使用上面我们还能继续“不占便宜”吗?!
越来越多的观点倾向于认为,随着美元侵略掠夺式的过量发行和美国联邦政府天量债务的不断累积,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下,美元的币值比当初已大为缩水,虽然现在美元对其他货币还算坚挺,但这主要是因为其他国家货币因各种原因表现更差,并不是美元真的好,美元币值与黄金兑换的走势,才真实地反映了美元的实际价值走向。事实一再证明,是泡沫迟早要破灭,是危机迟早要爆发,次贷危机、华尔街投行倒闭等已经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因此,在中长期内不能对建立在继续发债和扩大赤字基础之上的美元币值抱有幻想。所以,我们就要开始反思了,一是未来我们还是延续现有的一味以商品换美元的发展老路吗?二是现在我们那么多的美元该如何打理了?三是我们有的是丰富的外汇储备,但缺的是什么呢?
    说到这,就不得不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及今后的外贸走势作个研判了,笔者认为现在的金融危机系美国政府美元扩张和美国商业华尔街欺诈造成虚假繁荣后的全面供应过剩,极度透支未来消费和经济全球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产生的萧条时期理应相当漫长,估计恢复期应在5年以上。因此,中国出口市场的萎缩就不可避免,出口下降势成必然,按2008年出口产能1万多亿美元、就业人数约1亿计算,由此会直接(间接影响的尚不在其中)影响到1万多亿美元规模的产能企业开工(减产严重者停产甚至倒闭)、人员就业、财政收入和各类财务、业务风险。世界经济贸易的人为“大起”,时间会让价值规律使其“现了原形”,最终结果是必然“大落”。一些企业多年艰辛创造的财富毁于一旦(若高负债在高位接盘则会产生更大危害的派生损失),其对这场危机及其根源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贴切的体会,他们一定会懂得,过去出口生意赚的是小钱,现在亏起来则是“连根拔”(有如同一般商业银行贷款,赚的是利差,亏的是本金),想必不会再对过去持续多年的快速增长持肯定态度了!而这才是对多年来对外贸易发展速度的应有估价(当然,对外贸易发展其他方面的积极意义应充分肯定)!!!
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国度掠夺和商业欺诈所造成的一定时期繁荣,揠苗助长了中国的产能、就业、政府收入和居民财富,而“大限”来临之后,中国各地的经济、就业、财政、财富会回复到以前的境地,快速增长的外贸给中国带来了丰硕的外汇储备,也让中国付出了能源、资源、劳动力甚至环境等诸多代价,暴起暴跌更是让中国产生了严重的损失和冲击,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着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可见,寄于重/众望的外部市场和对外贸易并没有想象中/看上去那么美。展望今后,欧美居民,参照货币购买力平价和储蓄指标,在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相比于国内居民而言已不是那么“有钱”了,他们并不能承担中国的“外需”重担,所以不能把宝压在他们身上,拓展内需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和全局之要。
过去的已经过去,重要的是应对当前、面向未来。
    笔者认为,对外贸易工作应树立中长期全球化视野,应远近结合、内外结合、量质结合,不要对形势过于悲观,虽然国际贸易总量下降不可避免,但结构方面对中国还是有利的。何况,美国有网络信息、飞机制造、生物制药、电影体育等诸多强势产业,欧洲、日本装备制造等行业也很强、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等资源丰富,如果中国能结合自己的产能,纵横捭阖,左右逢源,长袖善舞,还是可以在危机中有所作为的。只要分析好中国的优势和劣势,找准下阶段工作的切入点,理应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至关重要的贡献。
笔者认为,中国现在有的是天下第一的外汇储备,有的是不可否认的大国地位,但缺的是很多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缺乏自主销售渠道,缺的是强国的实力、效益和影响,当然,中国也缺品牌、缺能源、缺资源,但后者的重要性随着形势的发展较前者要远为逊色,且会随着前者的改善而改善。令人着急的是,各级地方政府目前关心/关注的是如何救市、如何度过眼前难关、如何保持出口增长数量和速度,而很少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当前时机以较低的成本较小的代价提升科技实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外贸中长期合理权益和实行中国的全方位复兴。其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建立在世界全面发展的上升通道中,也可以建立在列强削弱世界衰退的下降通道中。由此,笔者倾向于认为强化“换位思考”思维,我国难,别国更难!如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目前处境窘困,但仍拥有我国不具备的先进技术优势,而我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民族汽车企业现在才处于何种水平?!我们此时不想方设法吸收其各种核心技术壮大自己,更待何时?!!其他行业,如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手机、网络信息、装备制造、光电、海洋技术、生物技术等,中国均不同程度地缺乏核心技术,所以都需要充分利用此次危机,全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各行业水平,力争能齐头并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真正成为世界强国!
笔者认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由于经济不景气,世界能源、资源需求量将大大下降,稀缺程度将大幅降低,因而其重要性远远不及以往,甚至不排除由不足转为过剩的可能。所以,在“吃进”此类资源方面应把握好节奏,没必要“冒进”,把精力更多地到最紧缺、时效性最强、乘数效应最大的科学技术、专利、设备等智力产品的引进上。
    基于上述观点,笔者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工作:
    1、各行业各方面列出需引进科技项目“清单”,明确可操作的具体引进 “标的”。国内各行业与国际行业先进水平对标,找出其核心所在,由此确定需要引进的先进技术、专利、设备甚至人才、渠道,引进的手段不一而足,有直接购买、合资组建企业、兼并、收购、持有股票等。
    2、有关核心单位应担当起龙头和主体作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工作,要求很高,非一般单位所能承担。国家外汇管理部门、主要金融企业、重点国有龙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担当好用好外汇、引进先进资源的生力军作用。
    3、积极创新,做好跨部门跨单位联合行动。如针对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有外汇(却不直接经营微观业务),有关企业有需求(却受到外汇管制)的“互补”情况,任何一方单独行动均难以顺利完成相应任务,笔者不成熟地建议开展“融汇”业务,企业在不占用现有资金资产、不影响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因目前企业景况普遍不妙),以购进先进科技资源为预抵押向外管局融进外汇,再以此外汇完成相应引进工作,从而造成外汇管理部门和企业合作的“双赢”局面。具体执行上,各方面可根据自身实际,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具体举措。
    4、各级地方政府应将进口考核重要性列于出口之前。引进国外包括先进科技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表现手法主要是进口。因各级地方情况不完全相同,因此不能强下指令性进口指标,但提倡将进口指标重要性列于出口之前。需要提醒的是,鼓励进口不致于引发国外贸易保护主义,还容易推动国外市场复苏,最终会有利于我国出口;但目前有些地方“只顾眼前日子能过,问题留给下任官员”的想法千万要不得。
5、寓汇于企、于民,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业务提供便利。目前,外汇主要留存在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民间外汇很少。但购进国外各类资源工作,国家已无法也不应该象计划经济那样由国有企业包办一切,而是应放松外汇管制,将部分外汇投向民间,放宽企业和居民外汇持有比例,从而发挥民间量大面广的条件,“无孔不入”地钻进国外先进科技资源等市场,最大限度地购进中国需要的各类“标的”。
    若能如愿,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民众幸甚!
 
 
                            (WTO咨询服务中心  毛新斌)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合作 版权声明

主管:中外商报有限公司  主办: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广告发行:北京市神州商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510852665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电话:010-52100121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2814439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西大街1号院 技术支持:山西博科硕

广告发行:北京新华信邦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农光里212号楼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电话:010-67326716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0205315/13241384465
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技术支持:中国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