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 GDP 捧杀! 贵刊 2007 年 12 期“观点”《 GDP 警惕》,为那些沾沾自喜的人们注射了一支镇静剂,让人们在 GDP 成绩面前更加警醒。 近两年,“中国经济威胁论”的论调尚未销声匿迹,另一种吹捧中国,忽悠中国在国际上负更大责任的声音开始升温。更可笑的是,有人甚至建议中国从当前外汇储备中拨出 1500 亿美元,放在一个捐赠的账户里,以支持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计划。要知道,中国虽然 GDP 总量排名靠前,但人均国民收入却排在世界一百位以外!如果依据国际贫困人口标准——每天收入不超过 1 美元,目前中国贫困人口还有 1.35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10.4 %,占世界绝对贫困人口 7.5 亿中的 18 %!这些人忽悠中国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拖跨中国,捧杀中国! 另外, GDP 总值虽然靠前,但为此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正如文章所说的,虽然实现了 GDP 以及外汇储备的增长,但自然资本损失惨重,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劳动者福利蒙受了巨大牺牲。如果经济增长不能坚持以人为本,不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真正的实惠,甚至还要以破坏他们的生存条件为代价,那么,这样的增长,即使数据再漂亮,也让人骄傲不起来。依我看,眼下,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责任,是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让 GDP 的增长直接惠及老百姓的生活,到建党一百年的时候,能让占世界总人口 1/5 的 14 亿中国人过上节俭型的小康生活,这才是中国为全世界做出的最大贡献。 黄凯(北京) 能开辟“国际观察”栏目吗?
真幸运!第一次看到《中国外资》正值她迎来 15 岁华诞。翻开封面,无论装帧印刷,还是栏目设计,处处见巧思、见匠心,读来颇受启迪,获益匪浅。 “公司”栏目,让人感到有许多可以借鉴和深层次思考的内容;“他山之石”、“外企史画”等,又为我们从事实际工作带来了切实可行的理念和启示;“知识产权保护”栏目似在探索之中,不过,还是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相信今后会越办越好。 不知贵刊是否有更宏观一点的栏目?倘若没有,能增设“国际观察”或“外资动向”这样的栏目吗?因为对于像我这样做外资管理工作的读者而言,更宏观一点儿的内容可能更符合我的阅读口味。 天下许多事不能尽善尽美,出自个人私心和对杂志的偏爱故而向你们提出不情之请,多谢! 支庆贵(合肥)
让外资的“外味”更浓些 捧读新改版的《中国外资》,让人耳目一新。 贵刊秉承“沟通、服务”的宗旨,改版试刊在版面设计上作了较大改进,在内容安排上更贴近外资、贴近现实、贴近读者,总体来说呈三大亮点: 亮点之一是封面文章气势磅礴。封面文章是杂志的脸面。改版试刊以一组纪念杂志成立 15 周年隆重的应时报道为封面文章,浓缩《中国外资》 15 年的成长历程,铺张扬厉,流光溢彩,兼有收藏价值。 亮点之二是专题策划恢弘大气。专题策划是杂志的精髓。改版试刊推出中国外商投资协会成立 20 周年专辑,引导人们回眸中国外商投资协会 20 年的脚步,更加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 亮点之三是栏目调整更趋合理。栏目设计是杂志的脉络。改版试刊增设了两档栏目:研究和专访。研究栏目发表了两位博士后的最新研究成果,极具权威性和可读性。而专访栏目首次亮相是的四川省绵阳市市长,详解从“优惠政策”到“优化环境”的招商引资思路,让地方官员们大受启迪。总之,新改版的《中国外资》给人以大富大贵、可圈可点的感觉。 当然了,金无足赤,杂志改版也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比如让外商直接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与读者“零距离”接触,加大这方面的报道力度,会让中国外资的“外味”更浓些。在细节上也有值得改进之处,比如专访栏目下第 68 、 69 两个页码,其实是地方动态,却因疏忽冠以“专访”,实为不该! 蔡亮(万和源传媒)
企业不是经济动物 作为一名女性读者,我喜欢看细腻一点的文章。“公司”栏目《芬欧汇川:牢记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国经济共同发展》除了题目有点长,里面的内容非常好,为我们记述和描写了一个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企业。 企业不应该是冷冰冰的经济动物,是应该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社会实体。 进入 21 世纪,人们对企业的期望,已经不仅仅是解决就业、赚取利润和缴纳税收的功能,人们更希望企业能有效地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关心环境和生态、维护市场秩序、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社区发展、保障员工权益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上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好好地向这样的企业学习。 另外,贵刊能不能考虑开辟一个关于全球女性企业家的栏目呢?让读者有个了解全球女企业家们创富故事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的了解她们奋斗的艰辛、生活的磨砺、情感的挫折,让我们从她们的丰富人生中得到启迪,获得激励。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反应贵刊想企业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克服困难为读者和企业排忧解难的办刊理念吗? 张慧颖(重庆)
有话要说 作为《中国外资》三年来每期必读的读者,面对她的最新改版,我有话要说。 一本杂志的好与坏、看她是不是受欢迎,要看她在多大程度上获得读者的认同;另外,还要看到,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企业的好评。贵刊 12 期“回顾”栏目太让人失望了!刊载“领导题辞”、“领导视察”、“精彩封面回顾”可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吗?为什么不把贵刊历史上与读者亲密互动交往的资料或是贵刊为企业服务的典型事件编辑进来呢?那样不是可以更好地反应贵刊的办刊理念吗? 不过,“人力资源”栏目我还是很喜欢的,《如何管理知识员工》更是秉承一贯风格,注重案例分析,从习以为常的小事入手,通过缜密的专业分析,运用亲切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向读者交待了一个大道理,可谓润物细无声。希望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甄文奇(长春)
需要也应该更用心思 贵刊既然创立了刊中刊,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应该继续坚持下去,给读者更多的信息,不过恕我冒昧,第十二期刊中刊里面的内容实在不敢恭维,什么领导讲话呀,工作总结呀,篇幅倒是不短,信息量却一点儿也没有增加,这样的刊中刊,意义何在?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事,居然刊中刊的目录和里面的内容、页码根本就无法对应,这着实令人费解!既然要做刊中刊,就需要也应该更用心思,做一些有特色、可读性强、让人印象深刻的内容来。贵刊第九期《大连视界》就相当不错,无论是文章标题、内容安排还是版面设计上都体现出了一定的用心和考量。 受刊中刊启发,我建议倒不如办一期刊中报试一试。刊中刊的面孔太古板了,刊中报则不然,可以转载一些最新的资讯,使内容更加鲜活,补充月刊的不足。不知妥否?敬请见谅。谢谢! 刘德才(山东) 恶意价格战——中国彩电业的命门 贵刊 2007 年第 12 期编发的产业透视文章《中国彩电迷失在液晶时代》非常精彩。 俗话说“题好半篇文”,“迷失”二字,传神地点出了中国彩电在液晶时代的恍惚神态。客观地说,枯燥乏味是行业透视类文章的通病,但文章却用形象生动的小标题衔接起了全文,结构严谨,化艰涩为轻松,实为不易。这恐怕也是编辑选此稿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显然对中国彩电的市场及行情有着较为深刻的研究,文章点中了中国彩电的“命门”——恶意的价格大战已经让众多企业精疲力尽!当价格战这一国产彩电倚仗的终极杀手锏在液晶时代易位之后,中国彩电还能拿什么来迎合消费者?这无论是对中国家电企业还是对彩电经营者来说,都是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 蔡恩泽(晶苏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