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人员检查疑似故障部位 点击查看事发地街景 新华网沈阳2月25日电 (记者徐扬石庆伟)25日晚间,从天津飞往沈阳的BK2870航班因疑似起落架故障在沈阳上空盘旋了近2个小时,不能正常降落。机上有38名乘客、5名机组人员。 人命关天。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事件,接到机组报告后,机场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空地紧密配合,在100分钟里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应急救援总动员。 旅客忆空中惊魂:飞机无法降落心提到了嗓子眼 家住天津的21岁小宫向记者回忆,乘坐奥凯公司BK2870航班来沈阳,飞至沈阳上空时看到了地面上的灯光,才发现飞机一直空中盘旋降不下来,随后机组通知旅客,要求大家不要乱动,有一个指示灯出了问题,暂时不能降落。 “不让我们上厕所,不让我们走动,但我们都坐不住了!”小宫的神经一下子绷得紧紧的。 “大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情绪紧张到了极点!”小宫在描述当时的情景时,脸上仍然带着紧张的神情,“机组没有通知说明具体原因,我们心里都没有底!” 这架执行天津-沈阳-延吉航线的飞机机型是新舟60飞机,机上乘客共有38人,另有机组成员5人。 一位推着行李手推车的刘姓旅客告诉记者,当时在飞机里听到机组的通报,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子:要出事了!但当时在机上没有闻到特殊的气味,也没有看到其他特殊情况。 25日21时10分许,记者获悉来到沈阳桃机场T3航站楼到达厅门口,看到一些旅客浑身显得瘫软,哭泣着,在家人搀扶下离开到到达厅。 启动救援:100分钟地面总动员 21时许,记者赶到沈阳桃仙机场运行指挥中心时,从大屏幕里可以看到一架飞机安然降落在地面上,指挥中心大厅里仍然一片忙碌。 沈阳桃仙机场相关负责人向新华社记者回顾了救援全过程: 18时37分,塔台管制中心通知机场现场指挥中心,BK2870航班起落架指示灯故障,机长不确定起落架是否正常,要求指挥中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在各保障单位集结待命后通过塔台管制中心告知机组可以落地。 沈阳桃仙机场指挥中心上报这一信息后,机场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下达机场应急救援集结待命指令。 3分钟后,地面首批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到达指定救援地点待命,完成各项救援准备工作。在此后的一个多小时内,指挥中心、塔台与机组持续保持联系,并确定起落架情况及是否需要通场飞行。 救援人员回忆:做好飞机起火应急准备 据沈阳桃仙机场介绍,奥凯航空这架航班乘客38人中,去延吉的22名旅客8人已经安排宾馆,14人已经改签、退票。旅客情绪平稳。此次救援工作,沈阳桃仙机场共出动应急救援车辆12台,救援力量214人。 46岁的隋少春是沈阳桃仙机场应急救援中心救援大队大队长。“接到命令后,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要快速到达现场。”隋少春说,我们首先想到是要有灭火处置准备。 “到达指定区域后,我去向指挥中心请示,故障飞机正在空中耗油,已经按照起落架故障做好处置准备。”隋少春说,以前曾经处置过类似情况,但这一次处置过程非常长,心里一直悬着,放不了来。 20时17分,BK2870航班正常落地,自行滑出跑道,飞机及机场人员均安全无恙。 “因为起落架故障,可能在降落时会产生飞机不平稳,如飞机机翼擦地产生起火情况。”隋少春说,机场出动了12辆消防车,动用了全部力量。当时大家非常紧张,直到飞机落地那一刻,心才落了地。 事实+ 涉事机型为国产民用支线飞机 出现故障的BK2870航班执飞机型为MA60型客机,该机是西飞公司制造,在运-7飞机基础上改进而成的56座涡轮螺旋桨飞机,该机也是我国惟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民用支线飞机,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架从型号研制阶段开始,在研制程序、设计方法、实验技术、试飞演示和计算分析软件等各环节完全按照与国际接轨的适航标准(CCAR-25部)进行审定的飞机。 而奥凯航空公司是中国内地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其基地位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于2005年3月11日正式开航,以经营航空货运、快递业务为主,兼营旅客包机业务。 新舟60共发生十余次航空事故 新舟60投入商业运营至今,根据权威的航空事故分析网站AVHERALD统计,加上此次事故,共发生过15起航空事故。其中本月4日,幸福航空一架新舟60飞机在郑州新郑机场落地时前轮折断,栽倒在机场跑道上。 在所有的事故中,造成人员死亡的是2011年5月7日,印尼鸽记航空公司的注册号为PK-MZK的新舟60在印尼西巴布亚省Kaimana机场着陆时坠海,造成机上29人全部身亡。事后调查证实,事故原因是机组人员的错误操作和恶劣天气,与飞机本身无关。 这些事故中,已确定为飞机本身故障的并不多。2011年3月18日,玻利维亚TMA航空公司的一架新舟60因放不下起落架,而用机腹迫降,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后这架飞机得以修复,倒霉的是,同一架飞机,2012年1月9日,再次遭遇机腹着陆。 |